网站主页 恶臭假单胞菌 新闻专题 恶臭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恶臭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发布日期:2020/10/25 9:01:40

背景[1][2]

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是植物根际土壤周围起生物防治功能的主要细菌类群。目前,世界各地对假单胞菌的应用研究有了大量的报道,涉及领域包括用于农业生物防治、植物生长调节、环境保护和医药开发等,其中,在生物防治与促植物生长方面的研究最为透彻、应用最为广泛,生物防治主要作用对象为植物病原真菌,如雪霉叶枯菌、镰刀菌、棉花黄萎病菌、炭疽菌等。

另外,假单胞菌还可用于生物杀虫,已分离到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有oxazoles、鼠李糖脂等。假单胞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其产生的植物生长激素。在环境保护方面,假单胞菌主要被用于化学农药的降解、废水处理、油污处理等。

恶臭假单胞菌为人类和鱼类共患病原菌,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菌,也是人 类咽部的正常菌群。偶可从人类感染标本中分离 出,是人类少见的条件致病菌,不为临床所重视。因此,对其临床流行病学与耐药性研究较少,但人体感染后该菌自溶可释放内毒素而使人体出现中毒症状,可造成多器官感染、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恶臭假单胞菌的感染和耐药率均有上升趋势,且以耐药菌株感染多见。因此,对恶臭假单胞菌进行流行病学与耐药特征分析,对其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耐药性[2]

恶臭假单胞菌为无芽胞革兰阴性需氧细长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一般认为是鱼类的一种病原菌及环境污染菌,对人体是一种少见的机会致病菌,未引起临床重视。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此菌耐药性上升,当患者出现菌群失调、宿主免疫力低下或创伤后等情况时,导致其感染率上升。有研究在233株非发酵菌中,恶臭假单胞菌检出 48株,达 20.6%,尿中检出率也较高,常因表现为难治性感染时被临床发现。

研究显示,从患者年龄看,以老年患者占同期检出假单胞菌属细菌百分率较高,基础疾病以终未期肾病检出恶臭假单胞菌占同 期同类基础疾病检出的假单胞菌属细菌百分率最高,其次为严重软组织损伤、呼吸道慢性疾病伴有呼吸功能受损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免疫机能受损的患者,提示恶臭假单胞菌作为条伴致病菌,致病力弱,其感染多见于老年患者,主要是有侵入性操作伴有基础疾病的免疫机能低下患者,应引起临床注意。

从标本来源看,主要来源 于深部痰(占57.1%),其次为中段尿(占27.47%);中段尿标本检出恶臭假单胞菌占同期同类标本检出的假单胞菌属细菌的6.39%,占比最高,其次为深部痰、血和伤口标本,分别占4.12%、3.27%、2.52%。从科室分布看,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占28.57%),其次为心血管内科 (占 13.19%)、肾内科(占10.99%);以ICU检出恶臭假单胞菌占同期同科室检出的假单胞菌属细菌百分率 (6.92%)最高、其次为骨科(6.33%)、肾内科(6.21%);提示该菌感染以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引起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血流和伤口感染。

从108例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中分离出77株病原菌,其中恶 臭假单胞菌检出16株,占20.78%,检出率占第三位,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对61例非铜 绿假单 菌 败 血 症中检出恶臭假单胞菌6例,占 9.84%,表现为严重感染和多重耐药;此外手术切口 感染和骨髓炎等也有报道。 研究显示,恶臭假单胞菌除对氨曲南耐药率 >50%,不应作为治疗首选抗菌药物。

对庆大霉素、 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均<10%,对阿米卡星、多粘菌素的 耐药率为0,上述药物可作为临床治疗恶臭假单胞 菌感染的可选抗菌药物。多粘菌素虽然耐药率低, 但副作用较大,临床上大多仅用于对碳青霉烯类抗 生素耐药的菌株。因此,应加以分级管理,限制滥用;而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 环丙沙星等可作为临床治疗恶臭假单胞菌优选抗菌药物。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恶臭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也明显上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碳青 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89%和7.69%,耐 药率显现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不应作为临床 首选抗菌药物;临床也已有报道耐药株感染形成难治性疾病,是危险信号,与其产生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β内酰胺酶,尤其是金属酶、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整合子、外膜蛋白缺失和外排泵等有关。

综上所述,一般认为恶臭假单胞菌致病力弱,未引起重视,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此菌耐药性和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当患者出现菌群失调、宿主免疫力低下或创伤后等免疫功能下降情况时,极易引起呼吸道、泌尿道、切口、伤口、骨髓、血流等部位恶臭假单胞菌感染,甚至形成难治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和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且多认为与医院感染有关。

发酵条件[3]

恶臭假单胞菌发酵条件的研究有试验选取对恶臭假单胞菌 A3菌株发酵有较大影响的温度、pH、碳源 、氮源、通气量等因素进 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发酵条件下菌株的生长量和抗病毒效果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菌株 A3的适宜发酵温度是 28。C,适宜发酵时问为 60~72h,以葡萄糖为适宜的碳源可以更好的促进菌量的生长和抗病毒物质的分泌,有机氮中酵母膏或蛋白胨对菌株的生长和抗病毒活性成分生成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鱼粉则不能被 A3菌株很好的利用,pH7~l0是菌株适宜的发酵范围,偏酸不利于菌株的生长,250mL三角瓶以加 100mL培养基为菌株繁殖的最适通气量 。

应用[4][5]

有研究从土样中分离到 D.氨基葡萄糖酸高产菌株 GNA5,综合 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与 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GNA5,能耐受较高浓度底物 D-氨基葡萄糖,可发酵积累 D-氨基葡萄糖酸。

初步优化培养基为(g/L)-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30,葡萄糖 5,尿素 5,KH2PO42,MgSO4.7H2O0.5,CaCO3 10,pH7.0.菌株 GNA5在该培养基 中发酵 48h可制备 25.5g/L的 D.氨基 葡萄糖酸,摩尔转化率达 93.91%,自行筛选的P.putidaGNA5显示了底物转化能力强及产物分解能力弱的特点,具有进一步产业化开发的潜力.

此外,还有研究利用被硝基苯污染的某河流底泥 中分离出的一株高效降解硝基苯的恶臭假单胞菌,对硝基苯污染河水的修复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河水中的微生物、营养液的投加、温度和硝基苯浓度等因素 降解菌生长和硝基的降解的影响。

结果在未投加细菌的实验,硝基苯浓度的降低小于 5;在 5℃对河水灭菌和不灭菌的条件下,投加细菌均将 20mg/L的硝基苯在 56h内降解完全;25℃条件下营养液的投加使 20mg/L的硝基苯降解提前 4h.5℃ 则提前 16h;在 25℃不添加任何营养液的情况下,投加的细菌利用河水中的营养物质以 1.5mg/L·h的平均降解 速率将 160mg/L硝基苯完全降,为污染河流生物修复提供了可能。

主要参考资料

[1] 五种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

[2] 谢朝云, 熊芸, 孙静, 杨忠玲, 胡阳, & 杨怀. (2017). 91 株恶臭假单胞菌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16(12), 1185-1188.

[3] 郭丛, 杨金广, 翟熙伦, 等. 恶臭假单胞菌发酵条件的研究[J]. 中國煙草科學, 2013, 34(4): 50-54, 59.

[4] 袁静, 孟笑, & 何冰芳. (2009). 以恶臭假单胞菌发酵制备 D-氨基葡萄糖酸. 過程工程學報, 9(1), 123-127.

[5] 杨海洋, 李轶, 胡洪营, 等. 恶臭假单胞菌对硝基苯污染河水的修复研究[J]. 安全與環境工程, 2008, 15(1): 54-57.

分享 免责申明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恶臭假单胞菌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