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乙酰水杨酸 新闻专题 阿司匹林的结构式与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的结构式与作用机制

发布日期:2023/6/30 10:22:44

提起解热镇痛药,名鼎鼎者当属阿司匹林(Aspirin)无疑。阿司匹林已问世百年,与青霉素、安定一起成为医药史上3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仍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比较和评价其他同类药物的标准制剂。

结构与理化性质

阿司匹林分子式C9H8O4,分子量180.16,熔点136℃,微溶于水(3mg/ml),水溶液呈酸性,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脂肪溶剂,同时也溶于较强的碱液,并分解。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结构式水杨苷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与水杨苷

阿司匹林学名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是水杨酸的衍生物,最早来自柳树皮。东西方古时都有用柳树皮入药缓解关节炎的记载,其活性成分是柳树皮中水杨苷(Salicin,又译杨素或柳醇)的水解产物——水杨酸。

水杨酸有刺激性酸味,化学性质不稳定,临床上使用受限。1853年,法国化学家查尔斯将水杨酸钠用乙酰氯处理,首次合成出乙酰水杨酸。1897年拜耳公司开始研究乙酰水杨酸的医疗用途,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基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开发了乙酰水杨酸的新型合成方法,随即拜耳公司以阿司匹林为商标销售至全球,阿司匹林既改良了水杨酸的缺点,又保证了原有疗效。

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与水杨苷一样,水解生成水杨酸。插花时加1粒阿司匹林或一块柳树皮,水中即有水杨酸,不仅能够起到抗菌、防腐的作用,还能延长插花寿命。

阿司匹林是个发现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从此开始了阿司匹林的时代。值得一提的是,在近百年中,阿司匹林不断有新的功效被发现,从最初的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作用,到抗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对川崎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肿瘤等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药理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 COX),减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产生镇痛、抗炎以及减少血栓的作用,并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这项发现也使英国生物学家范恩、瑞典生物化学家伯格斯特龙和萨米尔松三人共同获得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当各种化学、物理或病原体入侵触发了炎症反应,胞质磷脂酶A2(cPLA2)会被活化并转移到细胞内膜进行水解,被释放出的花生四烯酸随后便会通过不同代谢途径而被逐步转化成不同的类花生酸,这一系列的酶促反应被称之为“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所衍生的类花生酸在炎症反应的介导中有着不同角色,影响着炎症反应的发展及缓解过程。

cPLA释放的花生四烯酸小部分会重新进入细胞膜中,其余其余便会通过环氧合酶、脂氧合酶和细胞色素P450这三个途径而被转化为不同类别的类花生酸,类花生酸主要可分为三类:经COX作用合成的前列腺素(PG)、血栓素(TXA)和经脂氧酶作用生成的白三烯(LT)。三者几乎参与了所有细胞代谢活动,并且与炎症、免疫、过敏等重要病理过程有关。

环氧合酶是花生四烯酸生成血栓素和前列腺素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它有两种同工酶COX-1(结构型)和COX-2(诱导型)。正常状况下主要为COX-1,存在于胃肠道、肾脏、血小板中,维护器官正常功能。COX-2经诱导而激活,主要引起炎症反应。

阿司匹林可以同时抑制COX-1和COX-2,它能不可逆地抑制COX-1并且改变COX-2的酶活性。COX-2通常产生的是会促进发炎的前列腺素类激素,但受阿司匹林作用后则能将COX-2转变为能抗炎的脂氧素。

(1)镇痛:疼痛是前列腺素作用于附近神经末梢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而产生的感觉,阿司匹林通过强力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而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痛感,其镇痛效应在组织有炎症时更为显著。

(2)解热:阿司匹林能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使前列腺素合成、释放减少,从而恢复体温中枢的正常反应性,使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排汗散热增加而达到降温作用。

(3)抗血栓:阿司匹林通过使COX-1失活而达到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和聚集,起到抗血栓的作用。

Omega-3脂肪酸也可以通过阻隔花生四烯酸的信号通路而起抗炎作用,但比阿司匹林要温和得多。

分享 免责申明

乙酰水杨酸生产厂家及价格列表

阿司匹林

¥询价

武汉鼎信通药业有限公司

2024/04/28

乙酰水杨酸原料 优质现货 高纯度50-78-2

¥询价

武汉鼎信通药业有限公司

2024/04/28

阿司匹林

¥询价

湖北威德利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