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黄绿色或黄红色气味。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 易溶于水,溶于碱溶液、硫酸。
生产方法
稳定性二氧化氯的生产,由于生产工艺和选用原料不同,有许多方法。大体上都是首先制备较高纯度的二氧化氯,然后把二氧化氯吸收到含稳定剂的水溶液中,生成稳定性二氧化氯水溶液。
近年来,美国和日本等相继开发了固体二氧化氯。
硫酸-氯酸钠法将氯酸钠和氯化钠的摩尔比为1:1.05的混合水溶液加入反应器,再加入98%硫酸,于35℃下进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氯气,由通入空气驱出。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送入二氧化氯吸收塔,用含稳定剂的水溶液对流吸收,生成稳定性二氧化氯水溶液。其
NaC1O3+NaCl+H2SO4→C1O2+0.5C12+Na2SO4+H2O
未溶的氯气则进入氯气吸收塔,用碱液吸收生成次氯酸钠。
盐酸一亚氯酸钠法将亚氯酸钠溶解于水中配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加入反应器中,把盐酸按适当配料比在搅拌下加入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气体,由通入空气驱出。把生成的二氧化氯气体送人二氧化氯吸收塔,用含稳定剂的水溶液对流吸收,生成稳定性二氧化氯水溶液。其
NaC1O2+HCl→C1O2+NaC1+0.5H2
吸附法用硅酸钙、分子筛、硅胶等多孔性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的二氧化氯后变成固体二氧化氯。
生产方法
新马蒂逊法 将氯酸钠溶液(600 g/L)与硫酸(95%~98%)连续定量地从液面下送入反应器。经空气稀释后的5%~8%二氯化硫气体通过气体分布板进入反应器。为了提高收率,一般用两个反应器,个反应器温度30~40℃,氯酸钠含量20~22g/L,硫酸9.0mol/L,氯化钠5~6/L,第二个反应器温度40~45℃,氯酸钠含量2g/L,硫酸9.3mol/L,氯化钠7g/L。反应器产生的气体进入洗气器,用氯酸钠液洗去气体中夹带的硫酸、盐酸及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后,进入吸收塔用冷水吸收,制成6~8g/L的二氧化氯水溶液。
将氯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水溶液按1︰1.05的摩尔比送入反应器,加硫酸(98%)在35~55℃下进行还原反应,
生产方法
以氨酸盐为原料,在酸性介质中还原制得二氧化氯,由于还原剂的不同,又可分为:二氧化硫法,其中有新马蒂逊法,新大曹法;盐酸法,其中有开斯汀法;食盐法,其中有R2法、R3(SVP法)。目前工业生产应用较多的方法有新马蒂逊法,R2法、R3法、开斯汀法。R8法是80年代中期开发的新方法。1.新马蒂逊法 将600g/L氯酸钠溶液与95%~98%硫酸连续定量地送入反应器,经空气稀释的5%~8%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气体分布板进入反应器。反应器有两个,反应器于30~40℃进行反应,而反应大部分在此完成,使用第二反应器可提高氯酸钠的利用率。反应器产生的气体送到洗气器中,二氧化氯气体送入吸收塔用冷水吸收,制成6~8g/L二氧化氯水溶液。第二反应器溢流出的废液进入气提塔,从塔底通入少量空气,以提出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氯,气体通过洗气塔进入二氧化氯吸收塔,用冷水吸收,制成二氧化氯水溶液。从气提塔排出废液可回收利用。其反应式如下: 2Na2ClO3+SO2+H2SO4 → 2ClO2+2Na2SO4十H22.开斯汀法 用盐酸还原氯酸钠制得二氧化氯和氯化钠,把氯化钠再电解制成氯酸钠。从电解槽出来的溶液含氯酸钠360~400g/L,氯化钠8O~100g/L,与32%盐酸同时加入反应器,溢流通过至第六反应器,反应器温度分别为20、40、60、80、100、103℃,使盐酸与氯酸钠充分反应。从最后第三个反应器通入空气,搅拌反应溶液,并稀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气体,经二氧化氯吸收塔用冷水吸收生成二氧化氯水溶液。未被吸收的氯气用碱液吸收,制成次氯酸钠溶液。其反应式如下: NaC1O3+2HC1→ClO2+0.5Cl2+NaCl+H2O3.R2法 将氯酸钠和氧化销的摩尔比为1:1.05的混合水溶液加入反应器,再加入98%硫酸,于35~55℃进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氢气由通入空气驱出。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氢气的混合气体进入二氧化氯吸收塔,用水对流吸收,生成二氧化氯水溶液,而来溶的氯气则进入氯气吸收塔,用碱液吸收生成次氯酸钠。其反应式如下: NaC1O3十NaCl十H2SO4 → ClO2十0.5Cl2十Na2SO4十H2O气提塔排出的废液,含有芒硝和硫酸,可供牛皮纸浆生产之用。4.R3法 该法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与R2法基本相同。其关键是独特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它在减压时可得到浓度为36%的产品。在普通常压法中这样的浓度会爆炸。把发生器底部流出的反应生成液中的硫酸钠晶体淤浆与氯酸钠和氯化钠混合进料,再煮沸,与硫酸进一步混合,从顶部进入发生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氯和氯气被少量空气稀释后,一起流入冷凝器,经冷却后进入吸收塔。生成二氧化氯溶液含ClO2 8g/L。其反应式如下: NaC1O3十NaCl十H2SO4 → ClO2十0.5Cl2十Na2SO4十H2O为了防止爆炸,整个系统压力维持在26.66~39.99kPa的低压,这样就保持混合物的稳定性。5.R8法 该法与R3法基本相同,使用甲醇作为还原剂生产二氧化氯,副产的芒硝产量比法R3要少。把原料工业氯酸钠。发烟硫酸、甲醇和氯化钠在特制容器(反应——蒸发——结晶为一体的单元反应器)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当系统温度(70+4)℃,在13.32kPa减压下,反应介质酸度控制4~5mol,氯酸钠与甲醇摩尔比约4:1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氯,流入冷凝器,经冷却后进入二氧化氯吸收塔,生成二氧化氯溶液含ClO2 8~10g/L。其反应式如下: 4NaCl+4H2SO4+CH3OH → 4ClO2+4NaHSO4+HCOOH+3H2O消耗定额(t/t) 新马蒂逊法 开斯汀法 R2法 R3法 R8法氯酸钠(NaCIO398.5%) 1.65~1.7 1.63 1.17 1.57~1.66 1.64硫酸(H2SO498%) 1.38~2.5 - 4.8~5.5 1.6~1.7 1盐酸(HCl 100%计) - 1.5 - - -二氧化硫(SO299.7%) 0.54~0.64 - - - -氯化钠(NaCl 90%) 0.09~0.34 - 0.95 0.95 -甲醇(HCOOH) - - - - 0.19
生产方法
C1O2的生产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硫酸法。即在硫酸介质中用SO2还原氯酸钠可生成二氧化氯气体:
2NaClO3+SO2→2ClO2+Na2SO4
将氯酸钠溶液(600g/L)与硫酸(95%~98%)连续定量地从液面下加入反应器,经空气稀释后的5%~8%的S02气体分别通人和第二反应器。反应大部分在反应器内进行,温度30~40℃,氯酸钠浓度20~22g/L,硫酸9.0g/L,氯化钠5~6g/L。反应器溢流出的反应尚含有少量的氯酸钠,在第二反应器内与S0z充分反应,温度40~45℃,氯酸钠浓度2g/L,硫酸9.3g/L,氯化钠7g/L。第二反应器溢流出的废液进入气提塔,用少量空气气提回收溶解在废液中的二氧化氯。废液可回收硫酸钠等副产物。气提气体返回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未反应的SO2返回反应器。反应器产生的气体进入洗气塔,氯酸钠溶液从洗气塔上部,除去二氧化氯气体中夹带的硫酸、盐酸和未反应的SO2后进入反应器。二氧化氯气体送吸收塔用冷水吸收,制成6~8g/L的二氧化氯溶液。
生产方法
以氯酸盐为原料,在酸性介质中还原制得二氧化氯,由于还原剂的不同,又可分为:1.二氧化硫法,其中有新马蒂逊法、新大曹法;2.盐酸法,其中有开斯汀法;3.食盐法,其中有R2法、R3法(SVP法)。目前工业生产应用较多的方法有新马蒂逊法,R2法、R3法、开斯汀法。R8法是80年代中期开发的新方法。
新马蒂逊法 将含600 g/L氯酸钠溶液与95%~98%硫酸连续定量地送入反应器,经空气稀释的5%~8%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气体分布板进入反应器。反应器有两个,反应器于30~40℃进行反应,而反应大部分在此完成,使用第二反应器可以提高氯酸钠的利用率。反应器产生的气体送到洗气器中,二氧化氯气体送入吸收塔用冷水吸收,制成6~8 g/L二氧化氯水溶液。第二反应器溢流出的废液进入气提塔,从塔底通入少量空气,以提出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氯,气体通过洗气塔进入二氧化氯吸收塔,用冷水吸收,制成二氧化氯水溶液。从气提塔排出废液可回收利用。其
2Na2C1O3+SO2+H2SO4→2C1O2+2Na2SO4+H2
开斯汀法用盐酸还原氯酸钠制得二氧化氯和氯化钠,把氯化钠再电解制成氯酸钠。
从电解槽出来的溶液含氯酸钠360~400g/L,氯化钠80~100 g/L,与32%盐酸同时加入反应器,溢流通过至第六反应器,反应器温度分别为20、40、60、80、100、103℃,使盐酸与氯酸钠充分反应。从最后第三个反应器通人空气,搅拌反应溶液,并稀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气体,经二氧化氯吸收塔用冷水吸收生成二氧化氯水溶液。未被吸收的氯气用碱液吸收,制成次氯酸钠溶液。其
NaC1O3+2HCl→C1O2+0.5C12+NaCl+H2O
R2法将氯酸钠和氯化钠的摩尔比为1:1.05的混合水溶液加入反应器,再加入98%硫酸,于35~55℃进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氯气由通入空气驱出。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气体进入二氧化氯吸收塔,用水对流吸收,生成二氧化氯水溶液,而未溶的氯气则进入氯气吸收塔,用碱液吸收生成次氯酸钠。其
NaClO3+NaCl+H2SO4→C1O2+0.5C12+Na2SO4+H2O
气提塔排出的废液,含有芒硝和硫酸,可供牛皮纸浆生产之用。
R3法本法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与R2法基本相同。其关键是独特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它在减压时可得到浓度为36%的产品。在普通常压法中这样的浓度会爆炸。
把发生器底部流出的反应生成液中的硫酸钠晶体淤浆与氯酸钠和氯化钠混合进料,再煮沸,与硫酸进一步混合,从顶部送入发生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氯和氯气被少量空气稀释后,一起流入冷凝器,经冷却后进人吸收塔。生成二氧化氯溶液含C1O2 8g/L。其
NaC1O3+NaCl+H2SO4→C1O2+0.5C12+Na2SO4+H2O
为了防止爆炸,整个系统压力维持在26.66~39.99 kPa的低压,这样就保持混合物的稳定性。
R8法本法与R3法基本相同,使用甲醇作为还原剂生产二氧化氯,副产的芒硝产量比R3法要少。
把原料工业氯酸钠、发烟硫酸、甲醇和氯化钠在特制容器(反应——蒸发——结晶为一体的单元反应器)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当系统温度(70±4)℃,在13.32 kPa减压下,反应介质酸度控制4~5 mol,氯酸钠与甲醇摩尔比约4:l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氯,流人冷凝器,经冷却后进入二氧化氯吸收塔,生成二氧化氯溶液含C1O2 8~10 g/L。其
4NaC1O3+4H2SO4+CH3OH→4C1O2+4NaHSO4+HCOOH+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