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RNA是指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因其异常表达而与许多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在细菌、真菌、哺乳动物等许多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广泛的调控作用, 因此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成为热点研究领域。
非编码RNA目前主要研究包括长链非编码RNA和微小RNA,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这些机制包括基因印记、染色质重塑、细胞周期调控、剪接调控、mRNA 降解和翻译调控等。lncRNA 通过这些作用机制在不同水平进行基因表达调控;而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约21-23nt的非编码RNA,成熟的miRNA主要作用是对基因转录后水平进行负向调节,通过引起其靶mRNA的降解或翻译过程的中断而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免疫、神经内分泌以及干细胞分化等众多生命过程。总之,它们不再被认为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垃圾RNA,而研究非编码RNA对了解基因调控、基因敲除、人类疾病防治及生物进化探索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用于非编码RNA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转录组测序、Northern 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荧光原位杂交、RNA 干扰和 RNA 结合蛋白免疫沉淀等,而荧光定量PCR方法作为检测非编码RNA表达的金标准,其应用更是广泛。
关于microRNA
1.microRNA发现
1993年Lee等在秀丽新小杆线虫内首次发现非编码蛋白质但能时序调控其胚胎后期发育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lin-4。2000年Reinhart等在对线虫的发育调控研究中发现第二种miRNA:Let-7,接着人们相继在细菌、果蝇、线虫、斑马鱼、动植物与人体内发现大量的miRNA编码基因,进一步研究证实MicroRNA主要通过调控其靶基因m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蛋白表达,最新有报道microRNA也能在转录水平调控基因表达。
2.microRNA作用机制
在细胞核内,由DNA转录生成pri-pre-microRNA被Drosha酶切割pri-pre-miRNA成形成长度大约70-100碱基的、具发夹结构的pre-microRNA。该前体RNA经核输出蛋白转运到细胞质,经Dicer酶切割形成成熟的miRNAs。成熟miRNA主要是以RISC(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复合体形式结合于靶mRNA而发挥基因表达调控作用。
3.microRNA应用与检测
由于microRNA在众多程序的调控,诸如生物发育、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近来被证明与肿瘤发生相关等领域发挥作用,因此其鉴定和定性研究成为迅速发展的一大研究领域;
4. microRNA检测流程--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法
启因生物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建立了人/鼠microRNA检测的数据库,目前能提供500多种microRNA检测;并且开发了microRNA检测芯片,提供microRNA大规模筛选检测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