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钙化醇的化学性质
CAS 编号 | 50-14-6 | SDF 系列 | 下载 SDF |
PubChem 编号 | 6536972 | 外观 | 粉 |
公式 | C28H44O | M.Wt | 396.65 |
化合物类型 | 杂项 | 存储 | 在 -20°C 下干燥 |
同义词 | 麦角钙化醇;骨化醇;Ercalciol (厄钙化醇) |
溶解度 | 在 DMSO 中可溶 > 10 mM |
化学名称 | (1S,3E)-3-[(2E)-2-[(1R,3aS,7aR)-1-[(E,2R,5R)-5,6-二甲基庚-3-烯-2-基]-7a-甲基-2,3,3a,5,6,7-六氢-1H-茚-4-亚基]亚乙基]-4-甲基亚基环己烷-1-醇 |
一般提示 | 为了获得更高的溶解度,请在 37 °C 下加热试管,并在超声波浴中摇晃一会儿。储备液可在 -20°C 以下储存数月。 我们建议您在同一天准备并使用该解决方案。但是,如果测试计划需要,可以提前制备储备液,并且储备液必须密封并储存在 -20°C 以下。一般来说,储备溶液可以保存几个月。 使用前,我们建议您将样品瓶在室温下放置至少一个小时,然后再打开。 |
关于打包 | 1. 产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颠倒,导致高纯度化合物粘附在小瓶的颈部或瓶盖上。从包装中取出 vail 并轻轻摇晃,直到化合物落到样品瓶底部。 2. 对于液体产品,请以 500xg 离心,以将液体收集到样品瓶底部。 3. 实验过程中尽量避免丢失或污染。 |
运输条件 | 根据客户要求包装(5mg、10mg、20mg 等) |
麦角钙化醇的生物活性
描述 | 麦角钙化醇 (维生素 D2) 是哺乳动物 DNA 聚合酶 A (pol A) 的选择性抑制剂,IC50 为 123 mM。麦角钙化醇可以延缓 CKD2-3 患儿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展。麦角钙化醇可通过调节线粒体引起 HL-60 细胞凋亡,涉及 ROS 产生、GSH 耗竭、半胱天冬酶激活和 Fas 诱导,基于麦角钙化醇的抗癌活性,从食用蘑菇或啤酒花中开发化学预防剂可能是可行的。麦角钙化醇可以防止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流失,但甚至可以增加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绝经后妇女的腰椎和股骨颈骨矿物质密度 (BMD),它还 在降低老年 AD 患者骨折风险方面安全有效。 |
体内 | CKD 儿童补充麦角钙化醇可延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作:一项随机试验。维生素 D 缺乏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心血管和骨骼疾病独立相关。假设是 CKD 2-4 期儿童补充营养维生素 D (麦角钙化醇) 可延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作。 方法和结果: 对患有 25-羟基维生素 D [25(OH)D] 缺乏症的 CKD2-4 儿童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根据肾脏疾病结果质量倡议指南,每天给予麦角钙化醇(或匹配的安慰剂)。主要终点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展时间。 对 72 名儿童进行了筛查。47 例儿童患有 25(OH)D 缺陷,并被随机分配接受麦角钙化醇或安慰剂。每组 20 名儿童完成了这项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 12 个月。招募时,各组在年龄、种族、估计的 GFR 和季节方面非常匹配。服用安慰剂的 20 名儿童中有 9 名,服用麦角钙化醇的 20 名儿童中有 3 名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比值比,4.64;95% 置信区间,1.02-21.00)。与安慰剂相比,麦角钙化醇治疗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时间显著更长(风险比,0.30;95% 置信区间,0.09-0.93,P = 0.05)。麦角钙化醇治疗后,所有 8 名 CKD2 患儿均达到正常的 25(OH)D 水平,11 名 CKD3 患儿中有 8 名达到正常,但 1 例 CKD4 患者未达到正常。没有麦角钙化醇相关的不良事件。需要 25(OH)D 水平 >100 nmol/L 才能达到 1,25-二羟基维生素 D 的正常水平。 结论: 麦角钙化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延缓 CKD2-3 患儿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展。 麦角钙化醇可降低慢性肾病 5 期儿童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耐药性。维生素 D(麦角钙化醇)不足与慢性肾病 (CKD) 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有关。本研究旨在评估麦角钙化醇对 CKD 5 期和维生素 D 不足儿童红细胞刺激剂 (ESA) 剂量的影响。 方法和结果: 将 20 例年龄<18 岁的 CKD 5 期或 5D 期维生素 D 缺乏患者分为两组。在为期 12 周的研究中,10 名患者接受了口服麦角钙化醇(治疗),而其他 10 名患者没有接受(对照)。ESA 剂量每月记录一次。 基线时两组之间的人口统计数据、 ESA 剂量和实验室数据(包括校正后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红蛋白、铁蛋白、25-羟基维生素 D (25D) 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无显著差异。在研究完成时,治疗组的血清 25D 水平较基线显着升高 (p = 0.02),并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血清 25D 水平 (p < 0.005)。与基线相比,治疗组的 ESA 剂量显着降低 (p = 0.04)。 结论: 维生素 D 缺乏症应常规检测和治疗。我们的结果表明,麦角钙化醇与 1,25-二羟基维生素 D3 联合给药减少了治疗 CKD 5 期和 5D 期儿童所需的 ESA 剂量,并可能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耐药性。 麦角钙化醇治疗和 4-5 期慢性肾病患者的矿物质稳态方面。关注营养维生素 D 治疗的非经典效果和可能的较少副作用,提高了对用麦角钙化醇(维生素 D2)治疗慢性肾病 (CKD) 患者可能获益的期望。用 1,25(OH)2 维生素 D(骨化三醇)治疗可诱导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3 (FGF23) 升高,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营养维生素 D 和 25(OH)维生素 D 对 CKD 死亡率有积极影响。CKD 中矿物质稳态紊乱与不良结局和心血管死亡率相关。目的是检查高剂量麦角钙化醇治疗对透析前 CKD 患者矿物质稳态参数的可能影响。 方法和结果: 共研究了 43 例未接受维生素 D 补充剂的 CKD 4-5 期成年患者,并通过简单随机分配到干预组 (n = 26) 或对照组 (n = 17)。干预组接受麦角钙化醇,50.000 IU/周,持续 6 周。在基线和 6 周后获得血浆 FGF23 、肌酐、甲状旁腺激素 (PTH) 、磷酸盐和离子钙。 干预组 25(OH)D2 浓度从 < 10 显著增加至 90 ± 4 nmol/L,而 1,25(OH)2D (基线时为 62 ± 6 和 6 周时为 67 ± 6 pmol/L)保持稳定。对照组的循环维生素 D 浓度没有变化。治疗 6 周后,肌酐、磷酸盐、离子钙、PTH 和 FGF23 浓度未见明显变化,保持稳定。 结论: 在 4-5 期 CKD 患者中,未观察到大剂量麦角钙化醇短期治疗对矿物质稳态和 FGF23 标志物的有害影响。 周期性依替膦酸钠加麦角钙化醇可预防绝经后妇女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流失。两组在年龄、绝经后年数、平均每日 为了评估周期性依替膦酸钠加麦角钙化醇预防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流失的益处,在一项基于骨质疏松症诊所的 2 年前瞻性开放研究中。 方法和结果: 第 1 组由 15 例绝经后妇女 (平均年龄 62.6 +/- 3.3 岁) 组成,她们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并接受周期性依替膦酸钠治疗 (第一个月 400 mg/d;此后,每 3 个月 400 mg/d 持续 2 周)、元素钙 (1 g/d) 和麦角钙化醇(0.5 毫克/周)。第 2 组由 11 名患有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 (平均年龄 60.2 +/- 4.7 岁) 组成,她们同时到诊所就诊,仅接受钙补充剂治疗 (1 g/d)。 在基线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 12 个月和 24 个月后使用双能 X 射线吸收计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矿物质密度 (BMD)。 两组在年龄、绝经后年数、平均每日糖皮质激素剂量和基线 BMD 值方面没有差异。在治疗的第一年,平均腰椎 BMD 从初始值 0.88 g/cm2 增加到 0.94 g/cm2,每年增加 7%(95% 置信区间 [CI] 3.7% 至 10.2%;P < 0.001 与对照组相比)。在股骨颈中也观察到 BMD 每年显着增加 2.5% (95% CI -1% 至 6%;P < 0.01 与对照组相比)。周期性依替膦酸钠治疗第二年后,股骨颈 BMD 继续增加 (P < 0.05 与 12 个月时的值相比),而腰椎 BMD 保持稳定。 结论: 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导致大多数骨骼部位的骨质流失。周期性依替膦酸钠加麦角钙化醇治疗不仅预防了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流失,甚至增加了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绝经后妇女的腰椎和股骨颈 BMD。 |
麦角钙化醇的方案
细胞研究 | 维生素 D2、麦角钙化醇、通过活性氧生成、谷胱甘肽耗竭和人白血病细胞半胱天冬酶激活诱导细胞凋亡。这项研究表明,麦角钙化醇能够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 方法和结果: 对涉及该事件的作用机制的探索显示,麦角钙化醇诱导 HL-60 细胞中 DNA 片段化和亚 G1 DNA 含量增加,这两者都是细胞凋亡的标志。线粒体完整性分析表明,麦角钙化醇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细胞色素 c 释放到胞质溶胶中,产生活性氧 (ROS) 和谷胱甘肽耗竭 (GSH),表明麦角钙化醇可能通过 ROS 依赖性途径诱导 HL-60 细胞凋亡。进一步的结果表明,半胱天冬酶-2、-3、-6 和 -9 均被麦角钙化醇激活,下游半胱天冬酶-3 靶标、DNA 片段化因子 (DFF-45) 和聚 (ADP-核糖) 聚合酶的切割也被激活。此外,麦角钙化醇导致促凋亡因子 Bax 的增加伴随着抗凋亡成员 Mcl-1 的减少,Mcl-1 与 Bax 比率的降低可能是麦角钙化醇线粒体衰变的关键事件。此外,麦角钙化醇还导致与 caspase-2 激活密切相关的 Fas 死亡受体的诱导,表明 Fas 介导的途径参与麦角钙化醇诱导的细胞凋亡。 结论: 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表明麦角钙化醇通过调节线粒体引起 HL-60 细胞凋亡,涉及 ROS 产生、GSH 耗竭、半胱天冬酶激活和 Fas 诱导。基于麦角钙化醇的抗癌活性,从食用蘑菇或啤酒花中开发化学预防剂可能是可行的。 |
动物研究 | 麦角钙化醇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内分化,并减少紫外线照射对无毛小鼠造成的光损伤。麦角钙化醇 (VD(2)) 通常是口服的,它在肝脏和肾脏中被代谢产生其生物活性代谢物。活性维生素 D 是众所周知的细胞生长和分化的有效调节剂。 活性维生素 D,如 1,25-二羟基维生素 D(3) (1alpha,25(OH)(2)D(3)) 可防止光损伤,包括皱纹和形态改变。然而,由于其对钙代谢的有效相关影响,其临床和化妆品用途受到限制。我们研究了维生素 D 类似物对预防皮肤光损伤几乎没有不利影响的疗效。 方法和结果: 将 VD (2) 局部应用于无毛小鼠背侧皮肤,并暴露于剂量为 10.8 J/cm(2) (UVA) 的模拟太阳紫外线 (UV) 辐射下,持续 15 周,工作日每周 5 次。在最后一次照射结束时,进行组织学和分析研究。 局部应用 VD(2) 显着防止皱纹形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异常积累。此外,VD (2) 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培养的人正常角质形成细胞中紫外线照射诱导的 IL-6 的过度分泌。 结论: VD(2) 促进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表现出多种生理效应,与 VD(3) 的活性形式相同。结果表明,抑制皮肤光损伤涉及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和抑制暴露于紫外线诱导的 IL-6 分泌。VD(2) 的局部应用可能成为抑制太阳紫外线引起的人体皮肤损伤的有效手段。 |
制备麦角钙化醇的储备液
| 1 毫克 | 5 毫克 | 10 毫克 | 20 毫克 | 25 毫克 |
1 毫米 | 2.5211 毫升 | 12.6056 毫升 | 25.2111 毫升 | 50.4223 毫升 | 63.0279 毫升 |
5 毫米 | 0.5042 毫升 | 2.5211 毫升 | 5.0422 毫升 | 10.0845 毫升 | 12.6056 毫升 |
10 毫米 | 0.2521 毫升 | 1.2606 毫升 | 2.5211 毫升 | 5.0422 毫升 | 6.3028 毫升 |
50 毫米 | 0.0504 毫升 | 0.2521 毫升 | 0.5042 毫升 | 1.0084 毫升 | 1.2606 毫升 |
100 毫米 | 0.0252 毫升 | 0.1261 毫升 | 0.2521 毫升 | 0.5042 毫升 | 0.6303 毫升 |
*注意:如果 你正在实验过程中,有必要制作 样品的稀释比例。上述稀释数据 仅供参考。通常,它可以变得更好 在较低浓度内的溶解度。 |
CAS 50-14-6指的是维生素D2的化学物质编号。以下是对维生素D2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二、物化性质
三、用途与功能
营养强化剂:维生素D2可作为营养强化剂,用于强化人造奶油、乳制品、婴幼儿食品、乳及乳饮料、固体饮料和冰淇淋等,以增加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
生化研究:在生化研究中,维生素D2也常被用作研究对象,以探讨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
临床药物:维生素D2是脂溶性维生素的一种,具有促进肠内钙磷吸收、帮助骨骼钙化的作用。在临床上,它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及成人骨质软化症等疾病。
四、安全性与存储
五、制备与生产
综上所述,CAS 50-14-6代表的维生素D2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和临床药物成分,在食品强化、生化研究和临床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000.png 000.png](/SupplyImg1/2025-02-14/6387513937364774219617177.jpg)
![00.jpg](/SupplyImg1/2025-02-14/6387513941150278663644865.jpg)
![01.jpg](/SupplyImg1/2025-02-14/6387513941155260429131540.jpg)
![02.jpg](/SupplyImg1/2025-02-14/6387513941158994552673049.jpg)
![04.jpg](/SupplyImg1/2025-02-14/6387513941162804329916387.jpg)
![05.jpg](/SupplyImg1/2025-02-14/6387513941169156663173816.jpg)
![06.jpg](/SupplyImg1/2025-02-14/63875139411705056931738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