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甲酯 180KG铁桶
甲酸甲酯,别名蚁酸甲酯,是无色有香味的易挥发液体。与乙醇混溶,溶于甲醇、。容易水解,潮湿空气中的水分也会使其发生水解。对呼吸道、眼、鼻和下呼吸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引起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
碳一化学极重要的中间体,具有广泛的用途,可直接用作处理菸草、干水果、谷物等的烟薰剂和杀菌剂;也常用作硝化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的溶剂;在上,常用作磺酸甲基嘧啶、磺酸甲氧嘧啶、镇咳剂美沙芬等药物的合成原料。
中文名甲酸甲酯(MF)英文名methyl formate别 称蚁酸甲酯化学式HCOOCH3分子量60.05g·mol?1CAS登录号107-31-3EINECS登录号203-481-7熔 点-100.4℃沸 点32℃水溶性易溶于水 (300 g/L,20 °C)密 度0.98 g/cm3外 观无色易挥发液体闪 点?32 °C安全性描述极易燃,有害危险性符号极易燃(F+),有害(Xn)危险品运输编号UN1243外 观无色易挥发液体PubChem7865蒸汽压644 hPa (20 °C)警示术语R:R12, R20/22, R36/37安全术语S:S2, S9, S16, S24, S26, S33LD501500 mg/kg
结构编辑
同分异构体:
乙酸,又名冰醋酸、冰乙酸、醋酸
分子式:C2H4O2
分子结构式: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HCOOCH3; [1]
编号系统编辑
CAS号:107-31-3
MDL号:MFCD00003291
EINECS号:203-481-7
RTECS号:LQ8925000
BRN号:1734623 [1]
物性数据编辑
1.性状: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
2.熔点(℃):-99.8
3.沸点(℃):31.5
4.相对密度(水=1):0.98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7
6.饱和蒸气压(kPa):64(20℃)
7.燃烧热(kJ/mol):-973
8.临界温度(℃):214
9.临界压力(MPa):6.00
10.辛醇/水分配系数:0.03
11.闪点(℃):-19(CC)
12.引燃温度(℃):449
13.上限(%):20
14.下限(%):5.9
15.溶解性:溶于水、乙醇、、甲醇。
16.黏度(mPa·s,25oC):0.328
17.闪点(oC,闭口):-26
18.闪点(oC,开口):-32
19.蒸发热(KJ/mol,31.5oC):28.26
20.熔化热(KJ/mol):7.45
21.生成热(KJ/mol):378.47
22.比热容(KJ/(kg·K),15~20oC,定压):2.00
23.沸点上升常数(25oC):1.649
24.电导率(S/m,20oC):3.6×10-5
25.相对密度(20℃,4℃):0.9742
26.相对密度(25℃,4℃):0.9664
27.常温折射率(n25):1.3415
28.临界密度:0.349
29.临界体积:172
30.临界压缩因子:0.255
31.偏心因子:0.254
32.溶度参数0.5:20.503 [1]
化学性质编辑
醛的通性
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甲酸甲酯含有醛基,能够被催化氧化为CH3OCOOH
银氨溶液反应
HCOOCH3+2Ag(NH3)2OH→加热 CH3OCOONH4+3NH3+2Ag + H2O
斐林试剂反应
甲酸甲酯因为是甲酸和甲醇的酯,甲酸部分还有醛基,所以会和氢氧化铜(新制)产生菲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HCOOCH3+2Cu(OH)2=HOCOOCH3+Cu2O+2H2O
还原性
甲酸中的羧基是相当的稳定,不会被还原,但是甲酸还有“HCO-”部分是“醛基”,可以加氢变成HOCH2-,而变成HOCH2OCH3。醛基是可以在Ni催化的情况下被还原为羟基的。
反应方程式为:
HCOOH+2H2——Ni催化→ CH3OH+H2O
反应原理是甲酸中的醛基先变成羟基,由于一个碳原子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羟基,所以这两个羟基脱水,又变成一个醛基。此醛基再次被还原,最终变成甲醇。 [1]
酯的通性:
水解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或在加热条件下由无机强酸催化反应 [1]
HCOOCH3+NaOH=HCOONa+CH3OH
燃烧(分解)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HCOOCH3+2O2=点燃=2CO2+2H2O [1]
毒理学数据编辑
1、急性毒性:兔子经口LD50:1622mg/kg;
2、其蒸气有麻醉作用。刺激鼻黏膜,引起呕吐、困倦,侵蚀肺部。吸入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视觉等障碍。最高允许浓度为245.4毫克每立方米(0.25mg/L空气)。处在1%的甲酸甲酯蒸气中2.5小时,或5%的蒸气中30分钟时,即有致命的危险。豚鼠在甲酸甲酯128g/mL的环境中接触30分钟致。
3.急性毒性
LD50:475mg/kg(大鼠经口);1622mg/kg(兔经口)
LC50:5200毫克每立方米(大鼠吸入,4h)
4.亚急性与慢性毒性 猫吸入2300毫克每立方米,25h,1.5h后运动失调,侧卧2~3h内亡(肺水肿)。 [1]
生态学数据编辑
1.生态毒性
LC50:120mg/L(96h)(圆腹雅罗鱼,静态)
EC50:>500mg/L(24h)(水蚤);190mg/L(96h)(栅藻)
2.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 个/立方厘米3时,降解半衰期为71d(理论)。
当pH值为7,8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5.1d,12d(理论)。 [1]
分子结构数据编辑
1、摩尔折射率:13.24
2、摩尔体积:65.2
3、等张比容(90.2K):140.2
4、表面张力(dyne/cm):21.3
5、极化率:5.25 [1]
计算化学数据编辑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6.3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1]
性质与稳定性编辑
1.稳定性 稳定
2.禁配物 强氧化剂、碱类
3.聚合危害 不聚合 [2]
贮存方法编辑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
合成方法编辑
1.直接酯化法 由甲酸与甲醇进行酯化而得。将无水氯化钙和甲酸混合,搅拌冷却。慢慢加入甲醇。回流2.5h,蒸馏即得成品。反应时也可以不加氯化钙将甲酸与甲醇加热回流,蒸馏收集相对密为0.947的馏出液,得甲酸甲酯,收率为90%。原料消耗定额:甲酸845kg/t、甲醇600kg/t。
2.二氧化碳法在三氟化硼的甲醇溶液中,以铱络合物作催化剂,通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100℃,5.88MPa下反应生成甲酸甲酯。
3.甲醇羰基化法。
4.甲醇脱氢法。
5.甲醇氧化脱氢法。
6.合成气一步合成法。
精制方法:易含的杂质是游离的甲酸和甲醇。精制时,加无水碳酸钾干燥后蒸馏,或者加五氧化二磷,在水浴上于80~90℃分馏。也可以先用浓碳酸钠水溶液洗涤,用固体碳酸钠干燥后,再加五氧化二磷分馏。
7.无水氯化钙、甲酸混合后,冷却搅拌慢慢加入甲醇,回流25h 进行反应:
然后蒸馏得到粗品,用无水碳酸钠干燥去酸性过滤,即得成品。 [2]
用途编辑
1.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可制甲酸、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氯甲酸三氯甲酯、乙二酸酯、醋酐、醋酸等。
2.用于杀虫剂、军用毒气及溶剂等产品的生产;用作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溶剂、熏蒸杀虫剂、杀菌剂。
3.有机合成中的甲酰化剂。其他还可用于香料及干燥果品、处理谷类等方面。
4.用作杀菌剂、熏蒸剂、烟草处理。也是有机合成的原料,如MeF水解可制甲酸;胺化制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经碳基化合物偶联制乙二醇、合成氯甲酸三氯甲酯(双)、乙二酸酯,经脱水制醋酐,经异构制醋酸等。
5.用于有机合成,用作乙酸纤维素的溶剂、杀虫剂、杀菌剂和分析试剂等。 [2]
安全信息编辑
危险运输编码:UN 1243 3/PG 1
安全标识:S9S16S24S26S33
危险标识:R12R20/22R36/37 [2]
安全防护编辑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人接触一定浓度的本品,发生明显的刺激作用;反复接触可致痉挛甚至亡。
毒理性
急性毒性:LD501622mg/kg(兔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猫吸入2300mg/m3,25小时,1小时30分钟后运动失调,侧卧2~3小时内亡(肺水肿);
豚鼠吸入25g/m3×3~4小时,致;
人经口500mg/kg,最小致剂量。 [2] [3]
应急处置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焚烧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即使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燃烧处理措施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3]
环境标准
前苏联标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250毫克每立方厘米。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约为66~72ppm。 [3]
监测方法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WS/T166-1999,作业场所空气)
步骤:空气中,用活性炭管收集空气样品,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3-4]
保存条件;应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