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总皂苷为我公司主打产品
无掺假,
无掺假,
无掺假
真正萃取,欢迎来电咨询!
拼音Chái Hú
别名地熏、茈胡(《本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出处《本经》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舂、秋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
原形态①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植物名实图考》),铁苗柴胡、蚂蚱腿、山根菜、黑柴胡、山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根直生,分歧或不分歧。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分枝,并略作"之"字形弯曲。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0.6~1.3厘米,先端渐尖,最终呈短芒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平行脉7~9条。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10,长1~4厘米,不等长;总苞片缺,或有1~2片;小伞梗5~1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径1.5毫米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曲成2齿状;雄蕊5,花药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光滑无毛,花柱2,极短。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左右扁平,长3毫米左右,分果有5条明显主棱,棱槽中通常有油管3个,接合面有油管4个。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干燥的荒山坡、田野、路旁。分布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②狭叶柴胡,又名:红柴胡、细叶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深长,不分歧或略分歧,外皮红褐色。茎单1或数枝,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根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叶脉5~7条,近乎平行。复伞形花序;伞梗3~15;总苞片缺,或有2~3;小伞梗10~2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花瓣5,先端内折;雄蕊5;子房下位,光滑无毛。双悬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3毫米,分果有5条粗而钝的果棱,成熟果实的棱槽中油管不明显,幼果的横切面常见每个棱槽有油管3个。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于干燥草原。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甘肃、青海、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性状①北柴胡
又名:硬柴胡。为植物北柴胡的根,并带有少许茎的基部。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分歧,根头膨大,呈疙瘩状,长6~20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木质纤维性,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
主产辽宁、甘肃、河北、河南。此外,陕西、内蒙古、山东等地亦产。
②南柴胡
又名:软柴胡(《本草汇言》),香柴胡。为植物狭叶柴胡的根。外形与北柴胡相似,惟根较细,分歧少,多弯曲不直,长4~10厘米,直径6~10毫米,表面红棕色,有纵皱及须根痕,顶部无疙瘩头,而有地上茎叶枯死后遗留的毛状纤维。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呈淡棕色。气味同北柴胡。以根条粗长、无须根者为佳。
主产湖北、江苏、四川。此外,安徽、黑龙江、吉林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北柴胡根含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及皂甙等。皂甙中有柴胡皂甙a、c、d,柴胡甙元F、E、G,龙吉甙元。另有报道,根和种子中分出柴胡甙,这是多种甙的总称。此外,根中含α-菠菜甾醇、Δ7-豆甾烯醇、Δ22-豆甾烯醇、豆甾醇、侧金盏花醇、白芷素。茎、叶含芸香甙。果实含油11.2%,其中有洋芫荽子酸、反式洋芫荽子酸和亚袖酸。
狭叶柴胡根含皂甙、脂肪油、挥发油、柴胡醇。茎、叶含芸香甙。
金黄柴胡含芸香甙、核糖醇、廿九酮、廿六醇、α-菠莱甾醇、黄酮醇类、皂甙、生物碱、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在开花、结果期,从花、叶、茎中可得到槲皮素、异槲皮甙、芸香甙、异鼠李素和异鼠李素-3-芸香糖甙。
大叶柴胡根含柴胡甙、α-菠菜甾醇、蔗糖及多炔类化合物。
1高效液相色谱法
1.1色谱条件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每分钟1.0ml,柱温为20℃,进样量20µl。
表 1 梯度洗脱条件
时间(分钟) | 流动相A(%) | 流动相B(%) |
0~30 | 25→65 | 75→35 |
31 | 90 | 10 |
50 | 90 | 10 |
备注:后运行10min。
1.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柴胡皂苷a对照品、柴胡皂苷c对照品、柴胡皂苷d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柴胡皂苷a 0.4mg、柴胡皂苷c 0.4mg、柴胡皂苷d 0.4mg的溶液,摇匀,即得。
1.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超声辅助溶解),取出,放冷,用甲醇定容,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4.2结果计算公式
C1 : 对照品浓度(全公式代入计算)
A1: 对照品峰面积
A2: 样品品峰面积
D: 样品稀释倍数
M: 样品取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