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产品目录 产品目录(简版) 公司动态 企业认证 联系我们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结肠炎的剂量建议

发布人: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4/4/29 16:42:43

葡聚糖硫酸钠(Sodium dextran sulfate, SDS),作为一种合成的阴离子聚合物,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它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高分子量、高电荷密度以及良好的水溶性,使其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探讨葡聚糖硫酸钠的化学结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科学研究和医疗应用中的主要用途。

 

艾美捷葡聚糖硫酸钠(DB001)诱导结肠炎的剂量建议

推荐在饮水中使用2-4%的DSS浓度以在小鼠中获得临床症状,具体变化将取决于品系、年龄、性别和液体摄入量。对于大鼠,可能需要更高的浓度,推荐的剂量是3.5-5%。所有实验动物的剂量还应根据你的研究要求进行调整——一个更温和的结肠炎发作或更具侵略性的反应。那些希望使用DSS的人必须考虑研究的目的,从而首先测试饮水中2.5至5% DSS的一系列剂量范围。

 

葡聚糖硫酸钠化学结构与物理特性:

分子结构:

葡聚糖硫酸钠是通过将硫酸基团(-SO3H)与葡聚糖分子中的羟基共价结合而合成的。硫酸基团的引入显著增加了分子的负电荷密度。

 

物理特性:

高分子量:SDS通常具有不同的分子量范围,从几千到几百万道尔顿不等,影响其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动力学。

高电荷密度:硫酸基团的大量存在赋予SDS高阴电荷特性,影响其与带正电分子的相互作用。

水溶性:SDS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适合于水相生物化学实验。

 

葡聚糖硫酸钠生物学特性

抗凝血作用:

SDS具有明显的抗凝血活性,能够增强血液流动性,因此在血液透析等医疗过程中作为抗凝血剂使用。

 

胶体性质:

由于其胶体稳定性,SDS在药物递送系统中作为稳定剂,帮助维持药物制剂的物理稳定性。

 

免疫调节作用:

在某些研究中,SDS被用作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佐剂,以模拟多发性硬化症(MS)的病理过程。

 

葡聚糖硫酸钠应用领域

血液透析:

SDS作为血液透析中的抗凝血剂,帮助预防体外循环过程中的血液凝固。

 

药物递送:

在药物递送领域,SDS用于稳定纳米粒子,增强药物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

 

基因治疗:

SDS在基因治疗中作为非病毒载体,通过促进基因转染,提高基因表达效率。

 

实验室研究:

在实验室研究中,SDS用于模拟体内炎症环境,研究细胞黏附、迁移和信号传导。

 

葡聚糖硫酸钠文献参考:

Shendy, H. M. et al.(2024). Rice bran extract mitig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 in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colitis: Involvement of the gut-brain axis and Sirt1 signaling pathway.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184. org/10.1016/j.fct.2023.114386

Marotti, V. et al.(2024). A nanoparticle platform for combined mucosal healing and immunomodulati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reatment. Bioactive Materials, 32, 206–221. org/10.1016/j.bioactmat.2023.09.014

Lauko, S. et al.(2024). Beneficial Effect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on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Dextran Sodium Sulphate-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in a Pseudo Germ-Free Animal Model. Biomedicines, 12(1). org/10.3390/biomedicines12010043

Jacobse, J., et al.(2024). Distinct roles for interleukin-23 receptor signaling in regulatory T cells in sporadic and inflammation-associated carcinogenesis. Frontiers in Oncology, 13. org/10.3389/fonc.2023.1276743

Da Silva, M. D. V. et al.(2024). Perineuronal net in the extrinsic innervation of the distal colon of mice and its remodeling in ulcerative colitis.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org/10.1111/jnc.16080

 

https://www.amyjet.com/products/TDB-DB001-50g.shtml

相关新闻资讯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Bb Plus EIA,助力旁路补体途相关研究

2025/08/08

旁路补体途径在特异性抗体缺失的情况下为抵御微生物病原体提供先天性保护。该补体途径的激活可由多种物质触发,包括微生物多糖或脂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以及存在于某些病毒、寄生虫、病毒感染的哺乳动物细胞和癌细胞表面的决定簇。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旁路补体途径可能直接导致组织损伤。在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反应是将93 kDa分子量的因子B酶原转化为活性蛋白酶。这一过程通过两步反应完成。在第一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CH50等效EIA,独特的针对新生抗原捕获TCC分析物

2025/08/08

C1q成分与免疫复合物的结合触发了经典补体途径。 这种激活导致一系列酶促和非酶促反应,最终形成末端补体复合物(TCC)。在标准条件下,血清中能够生成的TCC水平是血清总经典补体活性的定量表达。传统上用于测量血清中总经典补体活性的方法是CH50试验。该试验是一种溶血试验,使用抗体致敏的绵羊红细胞(EA)作为经典补体途径的激活剂,并通过各种稀释度的待测血清来确定实现50%溶血所需的量。溶血百分比是通过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CIC-C1q控制(低和高控制)容量足以用于单次使用

2025/08/08

在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中,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白血病、各种癌症、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患者,其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到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升高。CIC的测定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或预后(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很重要。已经描述了多种免疫学技术用于检测或定量CIC,例如Raji细胞试验、C1q偏移试验、凝聚素试验、流相C1q结合程序、类风湿因子试验、PEG沉淀试验和固相C1q试验。MicroV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