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产品目录 产品目录(简版) 公司动态 企业认证 联系我们

Advanced BioMatrix 鼠尾胶原溶液Ⅰ型在细胞培养中的作用

发布人: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4/2/28 16:12:58

Advanced BioMatrix提供RatCol®胶原蛋白溶液,这是高度纯化的约4毫克/毫升的端尾胶原蛋白,pH值为3-4,并经过无菌过滤。RatCol®约97%为I型胶原,其余为III型胶原。RatCol®胶原的纯度≥99%。SDS-PAGE电泳显示了胶原的典型α、β和γ条带图案。每个特定批次的产品标签和分析证书上都印有实际的胶原蛋白浓度。RatCol®来源于酸提取过程,产生了在0.2M乙酸缓冲液中保持端肽完整的胶原蛋白。胶原链的两端,N-端和C-端肽区域的原肽区域得以保留。

 

I型胶原是皮肤、骨骼、肌腱和其他纤维结缔组织的主要结构成分,与其他胶原蛋白不同之处在于其低赖氨酸羟基化和低碳水化合物组成。尽管已经确定了多种类型的胶原蛋白,但它们都由三肽链分子组成,排列成三股螺旋构象。主要结构(氨基酸序列)中的细微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之间的区别。主要结构的氨基酸序列主要是一个重复的基序,其中每三个位置都是甘氨酸,脯氨酸或4-羟脯氨酸常常位于甘氨酸残基之前。I型胶原是由两个α1(I)链和一个α2(I)链组成的异源三聚体,在中性pH和37°C下自发形成三股螺旋支架。

 

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的控制取决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的粘附。鉴于I型胶原是ECM的丰富组成部分,培养在三维(3D)胶原凝胶中的细胞比传统的二维系统更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环境。这已经针对多种细胞类型进行了证明,包括心脏和角膜成纤维细胞、肝星状细胞(HSCs)和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一些疾病可能会影响ECM的机械特性,而其他疾病状态可能是由于ECM密度或刚度的变化引起的。由于I型胶原是ECM拉伸特性的关键决定因素,3D胶原凝胶在机械传导研究中很有用,涉及将机械信号转化为生化信号的细胞信号传导。

 

细胞表面的一群结构和功能多样的受体识别不同的胶原亚型,这些受体识别胶原三股螺旋。知名的胶原受体是整合素α1β1和α2β1。α1β1是平滑肌细胞上的主要整合素,而α2β1是上皮细胞和血小板上的主要形式。这两种形式在许多细胞类型上表达,包括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淋巴细胞。有些细胞类型还可能表达其他胶原受体,如糖蛋白VI(GPVI),它在血小板中介导粘附和信号传导。其他胶原受体包括圆盘结构域受体、白细胞相关IG样受体-1以及甘露醛受体家族的成员。这种产品是从大鼠尾腱提取的胶原制备的,含有高单体含量。起始材料来自Sprague Dawley大鼠的受控群体,并使用符合cGMP的制造过程进行纯化。这个过程包含内置的、经过验证的步骤,以确保可能的朊原体和/或病毒污染物的灭活。这种产品非常适合涂覆表面,提供为培养细胞准备薄层的操作。

艾美捷鼠尾胶原溶液Ⅰ型#ABM-5056-20ML参数说明:

中文名称:鼠尾胶原蛋白溶液,I 型,4 mg/ml,20 mL(2D 细胞培养)

英文名字:Rat Tail Collagen Solution, Type I, 4 mg/ml, 20 mL (2D Cell Culture)

货号:ABM-5056-20ML

规格:20mL

存储/稳定性:该产品存放在2-10°C,并在冷冻凝胶包装上发货。不要冷冻。产品标签和每个特定批次的分析证书上列有有效期限。产品在按照指示处理和存储时适用有效期限。

 

本品仅供研发用途,不适用于人类或其他用途。请查阅有关危害和安全操作规范的材料安全数据表。

 

鼠尾胶原溶液Ⅰ型涂层程序注意:

采用无菌操作规范以维持产品在胶原和其他溶液制备和处理过程中的无菌性。

1.如有需要,将所需体积的胶原溶液从瓶中转移至稀释容器。使用无菌0.1%乙酸溶液进一步稀释至所需浓度。典型的工作浓度范围可能在50至100μg/ml之间。注意:请将这些建议作为指导,确定您培养系统的合适涂层条件。

2.向培养表面加入适量稀释的大鼠尾胶原。

3.在室温或37°C下盖好孵育1-2小时。

4.孵育后,吸去任何剩余物质。

5.用无菌培养基或PBS仔细冲洗涂层表面,避免刮伤表面。

6.涂层表面已准备就绪。如果保持无菌性,也可以在2-8°C下潮湿或风干存放。

 

艾美捷科技是Advanced BioMatrix的中国代理商,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https://www.amyjet.com/products/ABM-5056-20ML.shtml

相关新闻资讯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Bb Plus EIA,助力旁路补体途相关研究

2025/08/08

旁路补体途径在特异性抗体缺失的情况下为抵御微生物病原体提供先天性保护。该补体途径的激活可由多种物质触发,包括微生物多糖或脂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以及存在于某些病毒、寄生虫、病毒感染的哺乳动物细胞和癌细胞表面的决定簇。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旁路补体途径可能直接导致组织损伤。在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反应是将93 kDa分子量的因子B酶原转化为活性蛋白酶。这一过程通过两步反应完成。在第一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CH50等效EIA,独特的针对新生抗原捕获TCC分析物

2025/08/08

C1q成分与免疫复合物的结合触发了经典补体途径。 这种激活导致一系列酶促和非酶促反应,最终形成末端补体复合物(TCC)。在标准条件下,血清中能够生成的TCC水平是血清总经典补体活性的定量表达。传统上用于测量血清中总经典补体活性的方法是CH50试验。该试验是一种溶血试验,使用抗体致敏的绵羊红细胞(EA)作为经典补体途径的激活剂,并通过各种稀释度的待测血清来确定实现50%溶血所需的量。溶血百分比是通过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CIC-C1q控制(低和高控制)容量足以用于单次使用

2025/08/08

在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中,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白血病、各种癌症、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患者,其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到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升高。CIC的测定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或预后(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很重要。已经描述了多种免疫学技术用于检测或定量CIC,例如Raji细胞试验、C1q偏移试验、凝聚素试验、流相C1q结合程序、类风湿因子试验、PEG沉淀试验和固相C1q试验。MicroV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