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产品目录 产品目录(简版) 公司动态 企业认证 联系我们

高荧光强度和低荧光强度SPHEROTM荧光微球解决方案

发布人: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4/2/7 16:02:09

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的一项重要应用是基于荧光微球的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该技术可广泛用于细胞分选,定量,免疫分析及快速诊断.该技术采用两种粒子:荧光标准校正微球用于仪器的校正及定量研究,荧光编码微球用于高通量免疫分析,而这两种粒子都要求荧光强度高,精确定量染色,单分散性好。

 

艾美捷SPHERO 荧光微球 能够携带许多荧光分子,较弱的刺激就可以引发较强的信号,所以只需要少量的低能辐射就能产生荧光信号,避免了使用传统的放射性微球造成的辐射危险,并在不损失检测灵敏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因此在众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化学、生物医药、临床医学、基因分析以及光学仪器等,荧光微球在医药、生物方面的应用尤为重要。

 

Spherotech荧光微球包括SPHEROTM聚苯乙烯荧光微球、高荧光强度和低荧光强度的微球、荧光PMMA微球、多重荧光基团的微球和FITC标记的微球(可用于流式细胞仪的校准及不同的流式细胞数据的归一化)。

 

Spherotech荧光微球的应用:

①在标记和示踪方面的应用

通过在聚合物微球表面或内部引入一种或多种荧光物质制备的荧光微球,可应用到细胞标记、生物分子标记及在活性条件下的示踪,也可固定蛋白质分子等,并跟踪其功能化过程。

 

②在检测方面的应用

将表面带有能与被检测物结合的配体的荧光微球与放射标记的被检测物相混合,体系中能与微球结合的被检测物,其放射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荧光,而不能与微球结合的被检测物,其放射能在水中淹灭,不能激发荧光,从而可以对被检测物进行检测。此外,荧光微球能够携带许多荧光分子,较弱的刺激就可以引发较强的信号,所以只需要少量的低能辐射就能产生荧光信号,避免了使用传统的放射性微球造成的辐射危险,并在不损失检测灵敏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

③在免疫分析、药物筛选方面的应用

1)荧光微球由于其可作为诊断试剂而应用于免疫分析。

荧光微球作为不同检测对象的固定化载体应用于生物样品检测中,不同荧光微球对应不同的捕获抗体,识别不同的抗原,从而实现多种待测抗原定性及定量检测。

2)荧光微球表面连接可与待测物结合的受体,将待测物(配体)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两者混合后,能与微球结合的待测物的放射性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荧光,而不能与微球结合的待测物,由于距离微球较远,则不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荧光,从而达到了筛选的目的。高通量药物筛选(HTS)是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从大量的样本中鉴别出对确定的分子靶标有相互作用的少量活性化合物的一种现代药物筛选技术。荧光微球的发展促进了HTS的开发与发展。

 

④在固定化酶,基因研究方面的应用

1)酶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键合方式固定在荧光微球上,由于酶的立体形态被固定,使其不但具有较高的pH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而且易与反应物分离,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因此,在微球载体上固定化酶或其它生物活性物质, 更有利于其功能的发挥。

2)纳米级荧光微球的尺寸与生物分子如核苷酸、蛋白质等尺度相当,表面连接或包埋大量荧光分子聚合物。将此类微球连接在核苷酸链上,便可替代传统芯片杂交荧光标记技术,实现荧光信号的放大,从而大大降低了基因芯片的成本。

11.png

 

⑤在标准物和生物探针方面的应用

1)荧光微球在细胞流式记数测定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 ,如用做测定的标准物以及用来校准细胞流式记数仪。

2)制备含有Cd Te量子点的聚苯乙烯微球,其表面吸附兔的免疫球蛋白后,可以作为蛋白质灵敏检测探针,且这种生物功能性标记的量子点微球具有简单、快速和实用性强等优点。

 

https://www.amyjet.com/brand/SPHERO-fluorescent-microspheres.shtml

相关新闻资讯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Bb Plus EIA,助力旁路补体途相关研究

2025/08/08

旁路补体途径在特异性抗体缺失的情况下为抵御微生物病原体提供先天性保护。该补体途径的激活可由多种物质触发,包括微生物多糖或脂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以及存在于某些病毒、寄生虫、病毒感染的哺乳动物细胞和癌细胞表面的决定簇。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旁路补体途径可能直接导致组织损伤。在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反应是将93 kDa分子量的因子B酶原转化为活性蛋白酶。这一过程通过两步反应完成。在第一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CH50等效EIA,独特的针对新生抗原捕获TCC分析物

2025/08/08

C1q成分与免疫复合物的结合触发了经典补体途径。 这种激活导致一系列酶促和非酶促反应,最终形成末端补体复合物(TCC)。在标准条件下,血清中能够生成的TCC水平是血清总经典补体活性的定量表达。传统上用于测量血清中总经典补体活性的方法是CH50试验。该试验是一种溶血试验,使用抗体致敏的绵羊红细胞(EA)作为经典补体途径的激活剂,并通过各种稀释度的待测血清来确定实现50%溶血所需的量。溶血百分比是通过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CIC-C1q控制(低和高控制)容量足以用于单次使用

2025/08/08

在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中,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白血病、各种癌症、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患者,其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到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升高。CIC的测定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或预后(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很重要。已经描述了多种免疫学技术用于检测或定量CIC,例如Raji细胞试验、C1q偏移试验、凝聚素试验、流相C1q结合程序、类风湿因子试验、PEG沉淀试验和固相C1q试验。MicroV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