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产品目录 产品目录(简版) 公司动态 企业认证 联系我们

重组小鼠IL34/白介素34,无动物源&无载体蛋白,新一代免疫调节工具

发布人: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3/11/3 15:21:56

摘要:

白介素34(IL-34)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炎症相关疾病、组织修复和肿瘤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IL-34制备方法受限于动物源和载体蛋白的使用,限制了其应用的可持续性和纯度。近年来,重组小鼠IL-34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探讨无动物源和无载体蛋白的重组小鼠IL-34的制备方法、优势以及其在免疫调节领域的潜力。

 

1. 引言

白介素34(IL-34)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其受体CSF-1R相互作用,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然而,传统的IL-34制备方法存在动物源和载体蛋白的使用,限制了其应用的可持续性和纯度。

 

2. 无动物源和无载体蛋白的重组小鼠IL-34制备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小鼠IL-34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并利用无动物源的表达系统,如细胞-free系统或植物表达系统,制备重组小鼠IL-34蛋白。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动物使用,还消除了载体蛋白的污染,提高了制备的纯度和稳定性。

 

3. 重组小鼠IL-34的优势

与传统的IL-34制备方法相比,重组小鼠IL-34具有多种优势。首先,无动物源的制备方法符合伦理要求,避免了对动物的依赖和使用。其次,无载体蛋白的制备消除了载体蛋白的潜在影响,提高了制备的纯度和稳定性。此外,重组小鼠IL-34还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稳定性,可在体内和体外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4. 重组小鼠IL-34在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潜力

重组小鼠IL-34在免疫调节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免疫应答的平衡,对自身免疫病、炎症相关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等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此外,重组小鼠IL-34还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神经保护,为伤口愈合、组织再生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5. 挑战与展望

尽管重组小鼠IL-34在免疫调节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制备方法的优化和标准化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制备的效率和一致性。此外,对重组小鼠IL-34的生物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深入研究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论:

无动物源和无载体蛋白的重组小鼠IL-34作为新一代免疫调节工具,具有高纯度、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优势,有望在免疫调节、炎症相关疾病、组织修复和肿瘤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将推动重组小鼠IL-34的临床应用,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推动临床医学进步做出贡献。

艾美捷重组小鼠IL34/白介素34,无动物源&无载体蛋白性质:

货号:C-CYP185

规格:5μg, 20μg, 100μg, 500μg, 1mg

来源:Escherichia coli

纯度:>98% as determined by SDS-PAGE.

生物活性:通过其在NFS-60细胞中诱导增殖的能力来测量。此作用的ED50<30ng/mL。重组小鼠IL-34的比活性>3.3×104IU/mg

内毒素:通过LAL法,每1μg蛋白质<0.1 EU。

氨基酸序列:

MNENLEIWTLTQDKECDLTGYLRGKLQYKNRLQYMKHYFPINYRIAVPYEGVLRVANITRLQKAHVSERELRYLWVLVSLNATESVMDVLLEGHPSWKYLQEVQTLLENVQRSLMDVEIGPHVEAVLSLLSTPGLSLKLVRPKALLDNCFRVMELLYCSCCKQSPILKWQDCELPRLHPHSPGSLMQCTATNVYPLSRQTPTSLPGSPSSSHGSLP,C-末端带有多组氨酸标签

溶解建议:

在打开之前,建议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5分钟。推荐将冻干的蛋白质重新溶解在无菌的H2O中,浓度不低于100 μg/mL,并在室温下孵育至少20分钟以确保充分溶解。请勿使用涡旋混合!剧烈摇动可能会损害蛋白质的生物活性。

保存建议:

冻干的蛋白质应该在-20°C下储存1年。重新溶解后,将其储存在2°C至8°C的温度范围内,最多可储存1周。进一步稀释时,使用含有载体蛋白质或稳定剂的缓冲液(例如0.1%牛血清蛋白、10%胎牛血清、5%人血清白蛋白或5%海藻糖溶液)。蛋白质的小份量应储存在-20°C或-80°C下,可保存3-6个月。避免重复冻融循环。

 

https://www.amyjet.com/products/C-CYP185.shtml

相关新闻资讯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Bb Plus EIA,助力旁路补体途相关研究

2025/08/08

旁路补体途径在特异性抗体缺失的情况下为抵御微生物病原体提供先天性保护。该补体途径的激活可由多种物质触发,包括微生物多糖或脂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以及存在于某些病毒、寄生虫、病毒感染的哺乳动物细胞和癌细胞表面的决定簇。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旁路补体途径可能直接导致组织损伤。在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反应是将93 kDa分子量的因子B酶原转化为活性蛋白酶。这一过程通过两步反应完成。在第一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CH50等效EIA,独特的针对新生抗原捕获TCC分析物

2025/08/08

C1q成分与免疫复合物的结合触发了经典补体途径。 这种激活导致一系列酶促和非酶促反应,最终形成末端补体复合物(TCC)。在标准条件下,血清中能够生成的TCC水平是血清总经典补体活性的定量表达。传统上用于测量血清中总经典补体活性的方法是CH50试验。该试验是一种溶血试验,使用抗体致敏的绵羊红细胞(EA)作为经典补体途径的激活剂,并通过各种稀释度的待测血清来确定实现50%溶血所需的量。溶血百分比是通过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CIC-C1q控制(低和高控制)容量足以用于单次使用

2025/08/08

在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中,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白血病、各种癌症、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患者,其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到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升高。CIC的测定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或预后(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很重要。已经描述了多种免疫学技术用于检测或定量CIC,例如Raji细胞试验、C1q偏移试验、凝聚素试验、流相C1q结合程序、类风湿因子试验、PEG沉淀试验和固相C1q试验。MicroV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