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YR企业会员
发布人:长沙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1/5/10 9:27:57
青蒿素物理性质
青蒿素 98% 0731**84213302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34。它是一种新型倍半萜内酯,具有过氧键和δ-内酯环,有一个包括过氧化物在内的1,2,4-三噁烷结构单元,这在自然界中是十分罕见的,它的分子中包括有7个手性中心。它的生源关系属于amorphane类型,其特征是A、B环顺联,异丙基与桥头氢呈反式关系,青蒿素中A环碳架被一个氧原子打断。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56~157 ℃ , (C= 1.64 氯仿)。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苯,可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它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
IR谱(KBr)具有一个六元环内酯(1745 cm)和过氧基团(831,881,1115 cm-1)。不含双键,无紫外吸收。高分辨质谱(m/e 282.1472 M+)及元素分析(C 63.72%,7.86%)。
结晶学参数:空间群 ,晶胞参数 a= 24.098 Å, b= 9.468 Å, c= 6.399 Å。
密度:实验 d0= 1.30 g/ cm3,计算 d0= 1.294 g/ cm3,单胞中分子数Z= 4。 [1]
化学性质
过氧基团反应
青蒿素与三苯基磷反应可以证明青蒿素含有一个当量的过氧基,其做法是青蒿素在三苯基磷和二甲苯溶液中通氮气回流,再加甲醛及水搅拌,水洗有机层,合并水层及酸性溶液,加碱后,用无过氧化物乙醚提取,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乙醚,测得三苯基磷重量,结果证明消耗三苯基磷克分子数与青蒿素相近。
显色反应
显色反应是用以鉴定青蒿素简单可行的方法,报道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合反应:取实验产品青蒿素约10 mg,加乙醇2 mL溶解,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1 mL置水浴上加热,溶液呈蓝紫色反应。
(2)异羟肟酸铁反应:取样同(1),溶于1 mL甲醇中,加入 φ= 7% 盐酸羟胺甲醇溶液4~ 5滴,在水浴上加热至沸,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至酸性,再加入φ= 1% FeCl3,乙醇溶液1~ 2滴,溶液呈紫红色反应。
(3)2,4-二硝基苯肼反应:取样同(1),溶于1 mL 氯仿后,滴于滤纸片上,以2,4-二硝基肼试液喷洒,在80℃烘箱中烘10 min,产生黄色斑点。
(4)碱性间二硝基苯反应:取样同(1),溶于2 mL乙醇中,加入φ= 2%间二硝基苯的乙醇液和饱和的KOH乙醇液各数滴,水浴微热,溶液呈红色反应。 [1]
氢解反应
图1 化学反应生成物
图1 化学反应生成物 [1]
青蒿素在含有钯-碳酸钙的甲醇溶液中,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氢化,过氧化物被还原成化合物Ⅲ(图1中的Ⅲ)。在此反应过程中,反应最初所得为油状物,若将其溶于有少量丙酮的正己烷中,需放置4~5 d,变为化合物Ⅲ的晶体,而在重氮甲烷中则甲酯化得到甲酯化合物Ⅳ(图1中的Ⅳ)。 [1]
还原反应
青蒿素溶于甲醇,在冰浴中(0~ 5℃)搅拌分次慢慢加入固体硼氢化钠,加完后继续搅拌半小时。反应液用冰醋酸中和,减压除去溶媒,即得到化合物Ⅴ(图1中的Ⅴ)的粗结晶产物,它是用硼氢化钠还原青蒿素而得到的半缩醛化合物。如用钯-碳酸钙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催化氢化,则会失去氧而得到环氧化合物。 [1]
与碱反应
青蒿素加甲醇溶解,另取碳酸钾溶于水,将此碳酸钾溶液在搅拌下缓缓加入青蒿素甲醇溶液,使成均匀混和成澄清液,在20~ 22℃恒温1 h,加入水,用乙醚提取两次,醚层用少量水洗2次,水层用φ= 10%盐酸酸化至pH= 2,再用乙醚提取3次。乙醚层用水洗至中性,经无水硫酸钠干燥2~ 3 h,乙醚层减压抽干,所得残余物放冰箱过液,有半固体析出,加少许甲醇,冷却,析出针状结晶,即为化合物Ⅵ (图1中的Ⅵ),过滤再结晶一次,则得到更精制的结晶。 [1]
与酸反应
青蒿素加入到冰醋酸-浓 H2SO4 混合液中摇匀,使溶解,25℃ 放置 16~17 h,溶液呈浅棕黄色微带荧光,将反应液倒入等体积冰水中,搅匀,用氯仿提取3次,氯仿层用水冲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得粗结晶,重结晶 2 次,即得化合物Ⅶ(图1中的Ⅶ)的片状结晶,熔点 144~ 146℃ , (C= .2.1 氯仿)。 [1]
制备方法编辑
化学合成
以 R -(+)- 香茅醛为原料合成青蒿素过程
以 R -(+)- 香茅醛为原料合成青蒿素过程 [11]
1983 年,化学家 Hofheinz W 等通过化学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化学合成方法,以(-)-2-异薄勒醇为原料,利用光氧化反应引进氧基得到中间体,再经过环合反应合成了最终产物。合成倍半萜内酯,主要有两个限速步骤:倍半萜母核的折叠和环化;含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的形成程。
1986 年,中国科学家周维善以 R -(+)- 香茅醛为原料合成了青蒿素。但由于合成步骤繁琐,总收率较低,甚至不到 1% ,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性测评。 [11]
青蒿素 98% 0731**84213302
相关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