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产品目录 产品目录(简版) 公司动态 企业认证 企业体检 公司相册 用户评价 联系我们

苦杏仁苷简介

发布人:长沙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7/7/11 9:15:02

苦杏仁苷是传统中药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 ,人们对它的研究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早在1803 年 Schrader 在研究苦杏仁成分时就发现了此类物质 ,直到 1830 年 Robiquet 等从中分离出苦杏仁苷 ,迄今它已成为医药上常用的祛痰止咳剂、辅助性抗癌药物 ,苦杏仁苷广泛存在于杏、桃、李子、苹果、山楂等多种蔷薇科植物果实的种子中 ,尤其在苦杏仁中含量较多 ,大约在 2 %~3 %。苦杏仁苷20世纪初从杏核中提出,1920年美国首次采用苦杏仁苷治疗肿瘤,Ernest Krebs博士是个将其使用于医药的人,并认为是维生素,命名为B17。美国曾将其通过FDA认可,20世纪60年代又删除,至今不允许使用。比利时、意大利、墨西哥、菲律宾等20个国家允许使用与制造苦杏仁苷。对人体的功能存在争议。

    苦杏仁苷分子由一单元苯甲醛、一单元氢氰酸和两单元葡萄糖组成。其分子式为 C20 H27NO11 ,结构式:

1.镇咳平喘作用  苦杏仁苷内服后 ,可在体内分解为氢氰酸和苯甲醛 ,氢氰酸对呼中枢可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达到镇咳平喘的作用。苦杏仁苷对油酸型呼吸窘迫症动物可促进肺面活性物质的合成 ,并使病变得到改善。

2.抗肿瘤作用  苦杏仁苷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被用作治疗癌症的辅助药物。实验表明,苦杏仁苷的化学性质不活跃,对健康组织影响很少,仅侵犯和破坏癌细胞。苦杏仁苷的活性成分是一种天然产生的氰化物,是人体代谢的产物,只能在癌细胞中发挥作用。在健康的肝脏、肾脏、脾脏、和白细胞中,存在的β—葡萄苷酶作用于苦杏仁苷后产生氰化物和苯甲醛,二者协同毒性增强,机体存在硫氰酸酶是一种保护酶可将氰化物转变无毒的硫氰酸盐(降压、协助机体合成B12)。肿瘤细胞无硫氰酸酶,苯甲醛可氧化为安息香酸——抗风湿、防腐、止痛,在发病部位充斥天然止痛剂。氰化物和苯甲醛协同破坏癌细胞。支持苦杏仁苷的学者通过调查与实验认为:古希腊与罗马人2000多年前就使用苦杏仁苷入药,中国人也用苦杏仁治疗癌症。非洲和菲律宾土著人以木薯为主食,很少患肿瘤。将苦杏仁苷制剂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 ,可使症状改善 ,存活期延长。将苦杏仁苷用于癌性胸水的治疗 ,发现苦杏仁苷对癌性胸水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和缓解作用。将苦杏仁苷按 300mg· kg - 1, 400mg· kg - 1,600mg· kg - 1剂量给移植性肝癌小鼠腹腔注射 10~14d ,其肝癌治愈率分别为 72 % ,60. 8 % ,61 %。移植性肝癌小鼠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 P2450 含量比正常小鼠显著下降。当苦杏仁苷给药 10d ,肿瘤生长被抑制的小鼠 P2450 含量达到正常水平。苦杏仁苷对子宫颈癌JJC26 株的抑制率为 50 %~70 %。苦杏仁苷及其水解所产生的氢氰酸和苯甲醛体外试验均被证明有抗癌作用 ,癌细胞内硫氢化酶较正常细胞少 ,因此对苦杏仁苷水解释放出氢氰酸的解毒能力较差 ,苦杏仁苷加苯甲醛或苦杏仁苷加β 2葡糖苷酶可明显提高抗癌效力 ,已发现癌细胞无氧酵解占优势 ,其产物乳酸形成的偏酸性环境有利于提高β 2葡糖苷酶的活性 ,促使苦杏仁苷在癌细胞中水解出较多的氢氰酸和苯甲醛而发挥更强的抗癌作用。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苦杏仁苷在经酶作用分解形成氢氰酸的同时 ,也产生苯甲醛 ,后者可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消化功能。杏仁水溶性部分的胃蛋白酶水解产物以500mg· kg - 1的剂量对四氯化碳处理的大鼠给药 ,发现它能抑制 AST、 AL T水平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升高 ,并抑制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的延长。在病理学上 ,杏仁水溶部分的胃蛋白酶水解产物能抑制鼠肝结缔组织的增生 ,但不能抑制 D2半乳糖氨引起的鼠 AST、 AL T水平升高。

4.其他作用  苦杏仁苷可特异性地抑制阿脲所致血糖升高 ,作用强度与血液中苦杏仁苷浓度有关。苦杏仁苷还具有抗凝血作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证实苦杏仁苷有镇痛作用且无耐受性;小鼠给予苦杏仁苷后无竖尾反应和烯丙吗啡诱发的跳跃反应。苦杏仁苷 15mg·只- 1,35mg·只- 1给小鼠肌注 ,可明显促进有丝分裂原对小鼠脾脏 T 淋巴细胞的增殖。将大鼠鼠脑右额颞叶快速冰冻切片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孵育染色 ,染色系统通过显微电视图像测量系统观察 ,数据经微机处理 ,结果表明苦杏仁苷有明显提高脑缺血状态下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作用。苦杏仁苷在浓度范围和作用时间内能提高人肾成纤维细胞( KFB)分泌的 I型胶原酶活性的作用 ,抑制人肾 KFB 增值和 I型胶原的表达 ,促使人肾 KFB 凋亡。苦杏仁苷与冬虫夏草联合作用与体外原代单层培养得大鼠纤维肝肝细胞 ,用 EL ISA 方法监测表明苦杏仁苷与冬虫夏草具有明显提高大鼠纤维肝肝细胞合成分泌白蛋白的作用。以 99Mtc2植酸钠注入小鼠或肝组织印片 Ag2NOR法观察苦杏仁苷对小鼠肝细胞吞噬功能或 rDNA活化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苦杏仁苷对其吞噬功能及 rDNA的活化均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5.毒性  苦杏仁苷的急性毒性试验 LD50小鼠静脉注射为25g· kg - 1;大鼠静脉注射为 25g· kg - 1,腹腔注射为 8g·kg - 1。耐受量:小鼠兔犬静注和肌注均为 3g· kg - 1,口服均为0. 075g· kg - 1。人静脉注射为5g(约0. 07g· kg - 1)。小鼠按 500mg· kg - 1静注 10 只 ,均未死亡 ,而以同样剂量灌胃给药 ,则 10 只死亡 8 只。口服给药的毒性所以大于静脉给药 ,研究证明主要是由于苦杏仁苷被肠道微生物水解产生较多的氢氰酸所致 ,如果处理小鼠使其肠道内微生物抑制 ,则胃肠给药 300mg· kg - 1未出现死亡现象 ,如未经处理 ,则相同剂量死亡率为 60 %。人口服B17 (苦杏仁苷)每日 4g ,持续半个月或静脉注射一个月可见毒性反应 ,以消化系统较为多见 ,此外还表现为心电图 T 波改变、房性早博 ,停药后以上毒性反应均可消失。如果剂量减为每日口服 0. 6~1g ,则可避免毒性。

6.苦杏仁苷分离提取研究进展    提取苦杏仁苷可采用 80 %乙醇或加水煮沸数分钟 ,残渣加水用石油醚或氯仿提取除去脂溶性成分 ,亦可用乙酸乙脂等溶剂进行液液分配萃取或用甲醇与乙酸乙酯恒沸混合溶剂提取 ,这样可避免大量极性化合物如糖、氨基酸、肽类成分溶出;或将所得水液先用醋酸铅、聚酰胺或混合型离子树脂等进行预处理 ,除去其中酸性、酚性及离子性化合物 ,经处理后的水液减压浓缩 ,再用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 ,其填料一般是硅胶、硅藻土、硅酸镁、活性炭、纤维素或彼此联合使用。由于苦杏仁苷在冷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 ,在热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大 ,所以亦可采用乙醇做结晶溶剂提取苦杏仁苷 ,原料经过预处理和压榨 ,用 95 %的乙醇浸提两次后进行脱脂处理 ,得到脱脂粕 ,脱脂粕经过粉碎后 ,用沸醇回流装置进行萃取 ,经结晶、重结晶和纯化 ,便可得到苦杏仁苷。苏碧茹等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了苦杏仁成分提取工艺的优选研究 ,他们选取溶媒浓度、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试验因素 ,得出工艺条件为 95 %乙醇提取两次 ,每次 1h ,6 倍量乙醇为工艺 ,由此工艺制得苦杏仁霜。

苦杏仁苷具有明确的生理、药理活性。在苦杏仁苷的分析研究方面 ,人们已作了大量的工作 ,苦杏仁苷的分析检测方法比较完善 ,但国内对苦杏仁苷分离提取工艺的深入研究较少 ,所以对苦杏仁苷提取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进行药品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产品链接:

 

 

 杜仲提取物   绿原酸  金银花提取物  苦杏仁苷  枇杷叶提取物-熊果酸    大花紫薇提取物-科罗索酸

  淫羊藿苷  二氢杨梅素  獐牙菜苦苷

 

上禾生物  专注植提  精于高纯      基于您对天然产物需求持续创新

相关新闻资讯

藤黄果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美白淡斑,紧致眼周皮肤等-上禾生物

2025/10/29

藤黄果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上禾网址:http://www.staherb.com/    www.staherb.cn公司邮件:sales@staherb.cn销售电话/微信:杨:19573130018  主要围绕美白淡斑、局部塑形(减脂/紧致)及眼周问题改善三大核心场景,依托其核心活性成分羟基柠檬酸(HCA)的美白机制(抑制黑色素生成、还原黑色素)及代谢调节作用(抑制脂肪合成),通过专利技术提

藤黄果提取物的应用及其有效成分(羟基柠檬酸)简介-上禾生物

2025/10/29

藤黄果提取物的有效成分 :羟基柠檬酸(HCA,含量可达30%-50%),该成分通过抑制脂肪合成、促进代谢及调节食欲三大机制发挥作用,具体如下:上禾网址:http://www.staherb.com/    www.staherb.cn公司邮件:sales@staherb.cn销售电话/微信:杨:19573130018  长沙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标准化的植物提取物的优质供应商。质量管理

杜仲叶提取物绿原酸应用在饲料添加剂领域-上禾生物

2025/10/28

杜仲叶提取物绿原酸应用在饲料添加剂领域上禾网址:http://www.staherb.com/    www.staherb.cn公司邮件:sales@staherb.cn销售电话/微信:杨:19573130018  长沙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标准化的植物提取物的优质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LAL, KOSHER等认证经营范围:生物技术、植物提取物研发(可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