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YR企业会员
发布人:上海陌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10/21 16:17:10
名称:Licoflavone B
品牌: Medlife
CAS号:91433-17-9
货号:PC58945
规格:1mg/价格:询价
规格:5mg/价格:¥4149.00
规格:10mg/价格:¥7051.00
链接:https://www.med-life.cn/product/1258671.html
一、Licoflavone B的来源与化学本质
Licoflavone B是从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₂₅H₂₆O₄,分子量390.47。结构上,它属于黄酮类衍生物,具有典型的苯环与吡喃酮环共轭体系,同时其3'、6位引入了异戊烯基(prenyl)侧链。这种独特的化学结构不仅赋予其良好的脂溶性(DMSO中溶解度达100 mg/mL),更使其能够通过细胞膜,精准作用于靶点。
二、科研突破:Licoflavone B的三大核心作用机制
抗寄生虫:曼氏血吸虫的“天然杀手”
血吸虫病是全球第二大寄生虫病,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是其主要病原体。Licoflavone B通过抑制曼氏血吸虫ATPase和ADPase的活性,阻断其能量代谢通路。实验显示,其对ATPase的IC₅₀值为23.78 μM,对ADPase的IC₅₀值为31.50 μM,显著降低虫体活力,为开发新型抗血吸虫药物提供了候选分子。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证实,Licoflavone B可紧密结合血吸虫ATPase的活性位点,干扰其催化功能。
抗炎与免疫调节:重建肠道屏障的“守护者”
在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Licoflavone B通过多靶点调控炎症信号通路,展现出强大的抗炎作用。它可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6、IL-1β)的浓度,同时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抑制NF-κB、MAPK/ERK等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此外,Licoflavone B还能促进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如occludin、ZO-1)的表达,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通透性,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抗肿瘤潜力:多靶点抑制癌细胞增殖
初步研究表明,Licoflavone B对多种肿瘤细胞系具有细胞毒性。例如,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IC₅₀值为5.65 μM,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IC₅₀值为10.5 μM。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诱导癌细胞周期阻滞(如G0/G1期停滞)、促进活性氧(ROS)生成激活凋亡通路(Caspase-3/7),以及抑制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VEGF)的表达。尽管其抗肿瘤活性仍需进一步验证,但已为癌症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分子探针。
三、科研前沿:Licoflavone B的“跨界”应用探索
感染性疾病的联合治疗:
Licoflavone B与经典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联用时,可显著增强对血吸虫的杀伤效果,同时降低单一用药的耐药性风险。此外,其抗炎特性使其在寄生虫感染引发的组织损伤修复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肠道微生态调控:
最新研究显示,Licoflavone B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改善宿主代谢健康。例如,在UC模型中,它可增加有益菌(如乳酸杆菌)的丰度,减少致病菌(如肠杆菌科)的定植,从而形成“抗炎微生态”,为功能性食品与益生菌制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药物递送系统创新:
针对Licoflavone B脂溶性强的特点,科研人员正尝试将其包裹于纳米粒(如PLGA纳米球)或脂质体中,以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与靶向性。例如,通过玉米油-DMSO混合溶剂制备的Licoflavone B纳米乳,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更高的肠道吸收率与抗炎活性。
四、未来展望: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最后一公里”
尽管Licoflavone B在基础研究中表现亮眼,但其临床转化仍面临挑战。当前研究多集中于细胞与动物模型,人体试验数据有限。未来需进一步明确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如半衰期、组织分布)、长期安全性及最佳剂量。此外,通过结构优化(如引入氨基、磺酸基等)生成活性更强的衍生物,或利用其作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将是推动Licoflavone B从“科研明星”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
订购请致电: 400-086-2158
来源:https://www.med-life.cn/product/1258671.html
相关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