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YR企业会员
发布人:上海创赛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10/17 17:03:11
在科学的广阔领域中,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总是能引发新的变革。今天,我们将聚焦于一种在科研应用中崭露头角的神奇材料 ——Br-2PACzz。它虽看似是一个陌生的化学符号组合,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正逐渐在多个科研领域掀起波澜。
Br-2PACzz,全称为 [2-(3,6 - 二溴 - 9H - 咔唑 - 9 - 基) 乙基] 膦酸,从化学结构上看,它以咔唑为核心,通过乙基连接膦酸基团,并在咔唑的 3,6 位引入溴原子。这种独特的分子结构赋予了 Br-2PACzz 诸多优异的性能,使其在科研领域展现出非凡的价值 。
在能源研究领域,太阳能电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Br-2PACzz 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直接在氧化铟锡(ITO)上形成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大幅提升 ITO 的功函数,从原本的 4.73 eV 增加到 5.82 eV。将带有 Br-2PACzz SAMs 的 ITO 电极与三元体异质结(BHJ)体系 PM6:PM7-Si:BTP-eC9 相结合,制备出的有机光伏(OPV)电池,功率转换效率(PCE)可达 18.0%。与其他一些材料相比,Br-2PACzz 基 OPV 电池在空穴迁移率、界面电阻、载流子复合和载流子寿命等方面表现出色,有效提升了电池性能。在一些研究中,将其与传统的 ITO/PEDOT: PSS 为基础的电池对比,Br-2PACzz 特征的 OPV 在连续光照下稳定性更强,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Br-2PACzz 是什么
Br-2PACzz,全称 [2-(3,6 - 二溴 - 9H - 咔唑 - 9 - 基) 乙基] 膦酸 ,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赋予了它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特殊地位。从结构上看,它以咔唑为核心,咔唑是一种具有刚性平面结构的含氮杂环化合物,这种结构为分子提供了良好的 π-π 堆积能力和电子离域性,有助于电子的传输。通过乙基连接膦酸基团,膦酸基团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对金属氧化物表面的亲和性,能够与基底表面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从而实现分子在基底上的自组装。而在咔唑的 3,6 位引入溴原子,进一步调节了分子的电子云分布和能级结构 ,增强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在材料科学中,Br-2PACzz 常被用作自组装单层材料。它能够在基底表面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的形成,有序地排列成一层紧密的分子膜。这种自组装单层膜具有高度的有序性和均匀性,能够精确地调控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表面能、润湿性、电荷传输特性等。在一些纳米器件的制备中,Br-2PACzz 自组装单层可以作为模板,引导纳米粒子的生长和排列,制备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 。
二、太阳能电池中的关键角色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是有机太阳能电池,提升光电转换效率和增强稳定性一直是研究的核心目标。Br-2PACzz 凭借其独特的材料特性,在这两方面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一)提升光电转换效率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等团队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研究表明,Br-2PACzz 能够直接在氧化铟锡(ITO)上形成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 ,这一过程极大地改变了 ITO 的功函数。具体来说,它能将 ITO 的功函数从原本的 4.73 eV 显著增加到 5.82 eV 。功函数的提升对于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优化至关重要,它为后续的光电转换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把带有 Br-2PACzz SAMs 的 ITO 电极与三元体异质结(BHJ)体系 PM6:PM7-Si:BTP-eC9 相结合时,制备出的有机光伏(OPV)电池展现出了优异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可达 18.0%。与其他一些材料体系的电池相比,Br-2PACzz 基 OPV 电池在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表现出色。在空穴迁移率方面,它能够促进空穴的快速传输,使得电荷能够更高效地分离和收集;界面电阻的降低则减少了能量在界面处的损耗,提高了电池的整体效率;载流子复合的减少意味着更多的光生载流子能够参与到电输出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性能;而较长的载流子寿命则保证了载流子在电池内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传输,避免了过早的复合。这些优势的综合作用,使得 Br-2PACzz 在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增强稳定性
在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应用中,稳定性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传统的以 ITO/PEDOT: PSS 为基础的电池相比,Br-2PACzz 在提升电池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连续光照的条件下,Br-2PACzz 特征的 OPV 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这主要归因于 Br-2PACzz 的化学结构和自组装特性。其分子结构中的膦酸基团与基底表面形成的共价键,使得自组装单分子膜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抵抗光照、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而传统的 ITO/PEDOT: PSS 体系,由于 PEDOT: PSS 本身的化学稳定性问题,在光照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降解和性能衰退,从而影响电池的长期稳定性。Br-2PACzz 的出现,为解决有机太阳能电池稳定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望推动有机太阳能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推广。
三、助力高效绿色发光二极管发展
(一)解决钙钛矿 LED 难题
在发光二极管(LED)领域,钙钛矿材料以其独特的光电性能成为研究热点,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团队聚焦于钙钛矿纳米晶体(PeNC)LED,致力于解决其工作稳定性问题。研究发现,PeNC LED 在亮度和稳定性方面难以达到显示行业的商业标准,例如绿色 PeNC LED 在初始亮度 L0 为 2000 nit 时,半衰期(T50)小于 13 小时,这主要是由于发光层质量欠佳。PeNC 的离子性质使其在纯化过程中对极性溶剂敏感,高度动态的表面配体结合会导致晶格空位的出现,进而形成 Pb0 簇,引发卤化物 / 阳离子的分离。同时,偏压会产生更多缺陷,加速离子不可逆迁移和非辐射复合,导致 PeNC LED 性能劣化。
为解决这些问题,香港城市大学 Hin-Lap Yip、Andrey L. Rogach 等人从改进发射层入手,通过提高其结构刚度和加强表面配体的化学结合来提升稳定性。而 Br-2PACzz 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利用 Br-2PACzz 对钙钛矿纳米晶体进行表面修饰,Br-2PACzz 分子中的膦酸基团能够与钙钛矿表面的未配位离子形成稳定的化学键,有效减少表面缺陷,增强表面配体的结合力。同时,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有助于调节钙钛矿的能级结构,优化载流子传输过程 。
(二)卓越的光电性能表现
基于 Br-2PACzz 修饰的钙钛矿 LED 展现出了卓越的光电性能。在亮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突破了传统钙钛矿 LED 亮度不足的限制,能够满足更多场景的照明和显示需求。其色纯度极高,发射光谱窄,能够呈现出更加鲜艳、纯净的色彩,在显示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图像显示。光谱稳定性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光谱发射,避免了颜色漂移现象,为长期稳定的显示和照明应用提供了保障。
开启电压方面,基于 Br-2PACzz 的钙钛矿 LED 表现出较低的开启电压,这意味着在较低的驱动电压下就能实现高效发光,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在功率转换效率(PCE)和外量子效率(EQE)上,这类 LED 同样表现出色。PCE 反映了 LED 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Br-2PACzz 的应用使得钙钛矿 LED 的 PCE 大幅提高,有效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EQE 则衡量了注入载流子产生光子的效率,基于 Br-2PACzz 的钙钛矿 LED 的 EQE 达到了较高水平,如中国科学院团队制备的蓝色 LED 外量子效率(EQE)达 24.03%(发射峰 485 nm),亮度 113 cd/m2,创下柔性显示领域新纪录 ,这表明其在发光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将载流子转化为光子,实现高效发光。
品牌官网:www.perfemiker.cn
免费热线:400-608-7598
相关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