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页 产品目录 产品目录(简版) 公司动态 企业认证 企业体检 联系我们

质粒纯化关键要点大揭秘

发布人: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2/11 14:43:22

1

忽略质粒的拷贝数

 

源自同一大肠杆菌母株的质粒,其产量会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其中,质粒的复制起点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因为它直接左右着每个大肠杆菌细胞内质粒的拷贝数量。鉴于此,基于特定质粒所具有的拷贝数情况,为了能够获取足量的质粒 DNA 以满足下游应用的实际需求,或许就有必要对质粒制备的规模予以相应的拓展,或者开展多次的质粒制备工作。

2

忘记在培养物中添加抗生素

若在培养过程中不慎遗忘向培养物里添加抗生素,抑或所添加的抗生素剂量过少,极有可能致使质粒出现丢失的状况。故而,务必要对培养物中抗生素的浓度予以仔细地核查确认,以此保障实验的顺利推进与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3

忽略透气重要性

大肠杆菌培养物一般于培养瓶中进行培育,在此期间,适宜的通气条件对其实现最优生长态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常而言,需将培养物置于 200 - 250rpm 的转速下进行振荡摇晃,以此保障培养物能与空气充分接触。除此之外,还可考虑将培养物与空气的体积比维持在约 1:5 的水平,以此增强培养物的通气效果,比如借助棉塞或透氧膜等辅助材料,从而确保培养物能够获取充足的氧气供应,为大肠杆菌的良好生长创造有利环境。

4

过量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还需注意,并非培养时间越长越好。一旦培养生长时间超出合理范围,就容易引发基因组 DNA 污染问题,这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不利影响。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是在接种后的 12 至 18 小时左右对细胞进行处理,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基因组 DNA 污染风险,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并获取更为精准可靠的实验数据。

5

测量OD600

OD600 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估算培养物密度的途径,其能够精准地指示出何时对细胞进行处理最为适宜。鉴于过高的光密度难以直接测量,故而可取出一份培养物,将其按照十倍的比例进行稀释后,再运用标准分光光度计予以测量。当十倍稀释后的培养物其 OD600 值处于 0.2 - 0.35 这个范围时,便意味着该培养物已达到可进行处理的理想状态,此时进行相应操作能够最大程度确保实验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为后续实验步骤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6

不要超出负载

众多质粒制备试剂盒均附带有针对培养条件的相关建议,这些建议对于质粒制备工作意义重大。使用者需以严谨细致的态度遵循这些既定步骤,以此确保裂解纯化柱不会因承受过量的样品而出现过载现象。若向其中添加了过多的培养物,必然会对裂解物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致使其质量下降,同时还极有可能造成纯化柱堵塞,进而严重削弱纯化的整体性能,最终影响到质粒制备的效率与质量,阻碍相关实验或研究工作的顺利推进。

7

操作要清柔

在质粒纯化进程中,实现基因组 DNA 与质粒 DNA 的有效分离乃是关键要点之一。具体操作时,可借助移液操作或者涡旋振荡的方式,将细菌沉淀重新悬浮于 P1 缓冲液之中。不过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在裂解环节切不可过度进行混合操作,原因在于过度混合极有可能致使基因组 DNA 被剪切,而这些被剪切的基因组 DNA 会与柱基质相互结合,最终对所制备的质粒造成污染,严重干扰质粒的纯度与质量,进而影响到后续以质粒为基础的各项实验研究工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

8

忽略裂解时间

部分人或许会存在一种误解,觉得裂解时间越久越有利。实则不然,就大肠杆菌的碱裂解而言,若裂解时间过长,将会产生数量众多的非质粒碎片。并且,不同种类的大肠杆菌菌株对于碱裂解的敏感程度也存在差异。最为关键的是,过长的裂解时间极有可能致使质粒 DNA 发生变性,如此一来,便会造成质粒制备的质量大打折扣,无法满足后续实验对高质量质粒的需求,对整个实验进程及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9

完全中和裂解物

在添加中和溶液并与裂解液混合之后,切不可急于开展下一步操作。这是因为倘若中和过程不完全,就极有可能致使制备质量不尽人意。所以,应当多次轻柔地翻转试管,以此保证裂解物能够被彻底中和。即便已经能够观察到有较大的蓬松沉淀物出现,也仍需多花费些许时间耐心操作,确保溶液实现充分且完全的混合,如此才能为后续的质粒制备步骤奠定良好基础,保障整个制备流程顺利推进并收获高质量的质粒产物。

10

防止细胞碎片杂质

于中和步骤完成之后,大部分质粒制备工作都需要借助离心操作,以此达成将 DNA 与细胞碎片分离开来的目的,进而使裂解物变得澄清。在执行这一离心步骤期间,关键要点在于操作时需保持缓慢平稳的节奏,同时要竭力避免将那些并非必要的细胞碎片携带至下一步骤之中。因为一旦有多余的细胞碎片混入后续流程,就很有可能对结合环节产生干扰作用,或者致使最终获得的质粒纯度有所降低,从而影响整个质粒制备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11

记得添加酒精

众多质粒制备试剂盒均配备了含有乙醇的洗涤缓冲液。此类缓冲液一般呈浓缩状态,故而在正式使用之前,务必使用乙醇对其进行稀释处理。这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常见失误,若未能正确稀释,往往会致使制备工作以失败告终。此外,还需着重留意确保洗涤缓冲液容器的盖子拧紧密封,以此防止乙醇挥发散失,从而保障洗涤缓冲液的成分稳定及使用效果,为质粒制备流程的顺利进行与最终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12

P2加热缓冲液

部分缓冲液,比如 P2 缓冲液以及结合缓冲液,在运输期间有可能会出现沉淀现象。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采取微波加热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沉淀的缓冲液呀。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把缓冲液放置在 30 - 37°C 的环境下进行孵育,孵育时长最多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之后再通过轻柔地翻转瓶子几次的方式来使其充分混合均匀,这样就能在保障缓冲液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让其恢复到适宜使用的状态,从而确保后续相关实验操作可以顺利开展。

13

忘记测纯度

盐和蛋白质污染是导致下游转化出现问题的常见因素之一。故而在每次完成纯化操作后,务必对 A260/A280 和 A260/A230 比率进行测定。一般而言,当这两个比率高于 1.8 时,便可以认定所制备的物质纯度较高且未受到污染物的干扰,能够满足后续实验对纯度的要求,为下游转化实验的顺利推进提供可靠保障,避免因杂质污染而引发的一系列实验误差或失败情况。

 

14

不要一次处理太多样品

尽管在质粒纯化过程中追求时间效率的最大化是人之常情,但其中部分步骤对时间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具有明显的时间敏感性。切不可贸然尝试一次性处理过多的样本,因为倘若如此行事,极有可能致使某些制备工作由于放置时间过长而失去效用,最终导致整个质粒纯化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前功尽弃,严重影响实验进程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5

不要忘记热洗脱

当所处理的质粒大小超过 10kb 时,可考虑采用经加热至 50°C 的洗脱缓冲液来开展洗脱工作,如此操作有助于提升质粒从柱基质上洗脱下来的效率。另外,在进行离心操作之前,可将洗脱缓冲液在柱上留存 5 至 10 分钟,通过延长洗脱缓冲液与柱基质的接触时间,进一步优化洗脱效果,从而确保能够更高效、更完整地获取目标质粒,为后续相关实验或研究提供充足且高质量的质粒材料。

 

 

 

 

名称
货号
规格
Arium® Mini Essential超纯水机,接纯化管路水
EA
纯化柱,1支
EA
Comfort 超纯化柱,1支
EA

 

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试剂 | 耗材 | 仪器 | 软件 | 定制 | 实验服务 | 供应链

免费热线:4008-168-068

咨询邮箱:info@univ-bio.com

订购商城:www.univ-bio.com

微信公众平台:优宁维抗体专家,欢迎关注!

小优博士(小程序):5大课堂, 让你的科研不再难!

公众号小程序

相关新闻资讯

Human IL-1β OneStep ELISA Kit:精准检测 IL-1β,助力炎症与免疫研究

2025/08/19

Human IL-1 OneStep ELISA Kit 一、IL-1 与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素 - 1(Interleukin - 1, IL - 1)是一种关键的促炎细胞因子,由人类 IL1 基因编码。它属于白细胞介素 - 1(IL - 1)细胞因子家族。IL - 1 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并以前体形式存在,需经 caspase - 1 酶切加工后才能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形式。I

Mouse IL-6 OneStep ELISA Kit:精准检测 IL-6,助力炎症与免疫研究

2025/08/19

Mouse IL-6 OneStep ELISA Kit 一、IL-6 与炎症免疫反应 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 IL-6)是一种具有多重功能的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复杂而关键的角色。IL-6 主要由成纤维细胞、活化的 T 细胞、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以及内皮细胞等产生。在感染和组织损伤后,IL-6 能够迅速被诱导表达,参与机体的急性期反应调节。研究表明,IL-6

Mouse IL-2 OneStep ELISA Kit:精准检测 IL-2,助力免疫研究

2025/08/19

Mouse IL-2 OneStep ELISA Kit 一、IL-2 与免疫调节 白细胞介素 2(Interleukin 2, IL-2)是免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种细胞因子,隶属于细胞因子家族,该家族还包括 IL-4、IL-7、IL-9、IL-15 和 IL-21 等成员。IL-2 主要由 CD4+ T 细胞、CD8+ T 细胞、 T 细胞、B 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产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