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魏氏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首页 产品目录 产品目录(简版) 公司动态 企业认证 企业体检 公司相册 联系我们

谷胱甘肽还原酶:氧化还原酶家族的核心成员

发布人:湖北魏氏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10/22 7:57:25

【魏氏资讯】

 

谷胱甘肽还原酶:氧化还原酶家族的核心成员

 

谷胱甘肽还原酶是氧化还原酶家族中的关键成员,其研究始于20世纪早期。1932年,Mann首次观察到葡萄糖脱氢酶能催化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1938年,Engelhardt等在酵母发酵液中发现相关物质能与GSSG结合。1952年,Rall等正式在动物组织中发现该酶,Langdon于1958年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描述了其酶学性质和作用机理。

 

20世纪中叶,结构解析技术揭示了谷胱甘肽还原酶依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作为辅基,属于黄酶类,分子量约52 kDa,由478个氨基酸组成。其作用机理为:在NADPH参与下,催化GSSG还原为GSH,维持细胞内GSH水平,保护巯基蛋白和酶活性,防止氧化损伤。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其生理功能的理解,如其在维持细胞氧化还原平衡中的核心作用。现代技术拓展中,谷胱甘肽还原酶被应用于生化检测试剂盒,通过吸光度变化测定酶活性,具有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同时,在工业领域,它也被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物制造,处理有害物质,增强细胞解毒能力。

 

谷胱甘肽还原酶生产工艺关键步骤:

菌种构建与发酵:采用基因工程菌株(如大肠杆菌BL21),通过高密度培养技术,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温度35-38℃、pH 6.5-7.5、溶氧量25-45%)下生长,诱导表达目标酶。

细胞破碎与初步分离:发酵结束后离心收集菌体,经高压均质破碎细胞,离心获取含酶中间液。

酶液纯化:中间液通过超滤设备浓缩,去除小分子杂质,再经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技术进一步纯化,确保酶活性与纯度。

干燥与储存:纯化后的酶液经冷冻干燥处理,制成干粉制剂,便于长期保存与运输。

 

什么是谷胱甘肽还原酶

 

谷胱甘肽还原酶是一种水溶性酶,性状为轻质冻干粉或液体,悬浮在3.2mol/L或3.6mol/L的硫酸铵溶液中,pH约为7.0,分子量约52 kDa,依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作为辅基。其储存条件为2-8℃充氩气密封干燥保存。在作用机制方面,该酶在NADPH的参与下,催化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从而维持细胞内GSH的水平。GSH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活性氧和其他过氧化物,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并参与维持巯基蛋白的活性和细胞的完整性。

 

谷胱甘肽还原酶应用何处

 

1. 生物项目开发:主要应用于生物生命科学课题项目开发和生物前沿技术等领域。  

2. 实验检测分析:生物数据检测分析和数据库模型构建验证。  

3. 对外出口贸易:通过外贸出口供应国外科研机构项目开发、学术经验交流和国外终端生物公司生产开发新品。


相关新闻资讯

盐酸林可霉素:从天然发酵到合成衍生的跨越

2025/10/22

盐酸林可霉素:从天然发酵到合成衍生的跨越 盐酸林可霉素源自 1950 年代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沙土中分离的林可链霉菌。1962 年,科学家 Godtfredsen 团队完成其结构鉴定并命名。作为林可酰胺类天然产物,该物质早期通过发酵工艺提取,1964 年首次用于人类感染相关的科研分析,1967 年拓展至兽用原料领域应用。其化学特性表现为高脂溶性碱性化合物,可穿透组织屏障并在骨组织中富集,这一特性

异植物醇:化工界的多面手,间接提升生活品质

2025/10/22

异植物醇:化工界的多面手,间接提升生活品质 异植物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主要作用机制并非直接体现在某种生物或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中,而是作为生产其他重要化合物(如维生素E)的原料,间接地发挥其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异植物醇利用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与其他化合物发生有效的化学反应,生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制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提

聚酮合酶与非核糖体肽合成酶:雷帕霉素;合成的双引擎

2025/10/22

聚酮合酶与非核糖体肽合成酶:雷帕霉素;合成的双引擎 雷帕霉素的发展史始于1975年,当时加拿大Ayerst实验室的Vezina等科学家从智利复活节岛的土壤中分离出一种能产生雷帕霉素的吸水链霉菌。它的生物合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酶催化过程,涉及多种酶和化学反应。雷帕霉素的核心生物合成过程由聚酮合酶1型(PKS)和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共同完成。这个过程中,雷帕霉素的线性聚酮链由三种多酶R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