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产品目录 产品目录(简版) 公司动态 企业认证 联系我们

Synaptic Systems--FluoTag-X4抗GFP单结构域抗体与天然GFP信号高度相关

发布人: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4/11/7 16:41:45

FluoTag-X4抗GFP单结构域抗体与天然GFP信号高度相关,在定量共定位方面优于传统GFP抗体。

 

在以下方法中,应通过原生GFP信号与抗体染色信号的共定位研究来突出这一优势。对转基因小胶质细胞CX3CR1-GFP+/-小鼠(Jung等人,2000年)的脑切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使用的是FluoTag®-X4抗GFP抗体或传统的间接免疫染色。

 

通过合并图片、散点图和相关系数分析共定位

共定位可以在两个荧光信号的合并图片中可视化。原生GFP通道(绿色 - 图1A,2A)和抗体染色通道(红色 - 图1B,2B)的重叠像素显示为黄色(图1C,2C)。合并图片清楚地显示,FluoTag®-X4抗GFP染色结果在微胶质细胞的不同区域产生了均匀的共定位,而传统染色在微胶质细胞的不同区域产生了波动。细胞核显示出明亮的原生GFP信号,但只有非常微弱的抗体染色(图2A-C,星号),这可能是由于传统抗体进入细胞核的穿透性较差或空间障碍所致。相比之下,微胶质细胞的突起与GFP信号相比,在抗体染色下显得更亮(图2A-C,箭头),很可能是由于二级试剂的高放大作用。散点图是另一种有用的工具,用于可视化共定位(ImageJ,Dunn等人,2011)。在这里,每个像素的颜色强度相互对比(图1D,2D)。在高共定位的情况下,点会围绕一条直线聚集,如图1D中可以很好地看到。

41.jpg

图1:使用单域FluoTag®-X4抗GFP抗体的直接免疫染色。

(A)原生GFP信号,

(B)FluoTag®-X4抗GFP抗体(AB)染色,

(C)合并图片以及

(D)带有皮尔逊相关系数(PCC)的散点图。

图2:使用传统抗GFP抗体的间接免疫染色。

(A)原生GFP信号,

(B)传统抗体(AB)染色,

(C)合并图片以及

(D)带有皮尔逊相关系数(PCC)的散点图。

 

这两种可视化方法,合并图片和散点图,都表明FluoTag®-X4抗GFP染色与原生GFP信号的相关性高于传统染色。接下来,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CC)量化了相关性,这是一个稳健的工具,不受增益或偏移的影响(ImageJ,Adler等人,2010,Bolte等人,2006)。如果完全正相关,PCC为1;如果没有相关性,PCC为0。量化显示,FluoTag®-X4抗GFP-At542与原生GFP信号的相关性令人印象深刻,PCC为0.9732(图1D),而传统间接抗体染色与原生GFP信号的相关性仅为0.7676(图2D)。对每组三张图片的分析确认了这一结果,具有高度的统计显著性p<0.001。

 

这个实验再次说明,小的直接结合的单域抗体具有单价结合特性,显示出非常好的组织穿透性,并产生准确反映给定蛋白表达水平和分布的染色模式。它们不受二级试剂高放大作用的影响,这使得它们在定量共定位研究中优于传统的间接免疫染色。

 

艾美捷Synaptic Systems 相关产品:

Cat.No.          Product Description

N0304-AF568-L    GFP sdAb,camelid,monoclonal,FluoTag-X4,AZdye 568

N0304-AF647-LGFP    sdAb,camelid,monoclonal,FluoTag-X4,Alexa 647

N0304-At488-LGFP    sdAb,camelid,monoclonal,FluoTag-X4,ATTO 488

 

文献参考:

Adler et al., 2010: Quantifying Colocalization by Correlation: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Superior to the Mander’s Overlap Coefficient. PMID: 20653013

Bolte et al., 2006: A guided tour into subcellular colocalization analysis in light microscopy. PMID: 17210054

Dunn et al., 2011: A practical guide to evaluating colocalization in biological microscopy. PMID: 21209361

Jung et al., 2000: Analysis of Fractalkine Receptor CX3CR1 Function by Targeted Deletion an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Reporter Gene Insertion. PMID: 10805752

Prasher et al., 1992: Primary structure of the Aequorea victoria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PMID: 1347277

 

艾美捷科技是Synaptic Systems的中国代理商,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https://www.amyjet.com/brand/Synaptic-Systems.shtml

相关新闻资讯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Bb Plus EIA,助力旁路补体途相关研究

2025/08/08

旁路补体途径在特异性抗体缺失的情况下为抵御微生物病原体提供先天性保护。该补体途径的激活可由多种物质触发,包括微生物多糖或脂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以及存在于某些病毒、寄生虫、病毒感染的哺乳动物细胞和癌细胞表面的决定簇。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旁路补体途径可能直接导致组织损伤。在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反应是将93 kDa分子量的因子B酶原转化为活性蛋白酶。这一过程通过两步反应完成。在第一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CH50等效EIA,独特的针对新生抗原捕获TCC分析物

2025/08/08

C1q成分与免疫复合物的结合触发了经典补体途径。 这种激活导致一系列酶促和非酶促反应,最终形成末端补体复合物(TCC)。在标准条件下,血清中能够生成的TCC水平是血清总经典补体活性的定量表达。传统上用于测量血清中总经典补体活性的方法是CH50试验。该试验是一种溶血试验,使用抗体致敏的绵羊红细胞(EA)作为经典补体途径的激活剂,并通过各种稀释度的待测血清来确定实现50%溶血所需的量。溶血百分比是通过

艾美捷丨QuidelOrtho-MicroVue CIC-C1q控制(低和高控制)容量足以用于单次使用

2025/08/08

在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中,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白血病、各种癌症、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患者,其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到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升高。CIC的测定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或预后(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很重要。已经描述了多种免疫学技术用于检测或定量CIC,例如Raji细胞试验、C1q偏移试验、凝聚素试验、流相C1q结合程序、类风湿因子试验、PEG沉淀试验和固相C1q试验。MicroV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