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臭皂

祛臭皂,,结构式
祛臭皂
  • CAS号:
  • 英文名:anti-odd smell soap
  • 中文名:祛臭皂
  • CBNumber:CB12125582
  • 分子式:
  • 分子量:0
  • MOL File:Mol file

祛臭皂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

  • 化学性质  白色或带色块状固体,具有广谱杀菌、去除人体异味的性能。
  • 用途  沐浴,特别适合于有体臭、汗臭者。
  • 生产方法  参见抗菌皂(01402)制法: 制法 生产普通香皂常用传统的煮皂法(又称锅煮法)、先进的连续皂化法和油脂水解一中和制皂法3种。

    煮皂法(锅煮法) 此法已沿用数百年,我国90%以上的肥皂用此法生产。其特点是周期长、蒸汽消耗大、占地面积大,需要熟练的制皂工人,甘油回收率低。但设备投资省。

    其中,R1, R2, R3分别都为烷基,其碳原子数及分布随所用油脂种类而不同。
    皂基的制得:将有合适凝固点的混合油脂经熔油、脱色、脱臭处理后,在煮皂锅中与23.5%(30°Be)的液碱以直接蒸汽煮沸,进行第一次皂化反应。反应开始缓慢,然后加快,最后又渐趋减弱。待皂化率达90%-95%,即得含脂肪酸约48%-50%的皂胶。将皂胶用盐水进行盐析,以使不溶于盐水的皂和溶于盐水的甘油和部分色素等杂质相分离,物料获得充分搅拌经蒸汽翻腾、静止、放出下层物料待处理,上层物料用碱水进行碱析,即用少量液碱使未皂化的油脂皂化完全,以提高皂基质量,同时有效地将皂液和甘油进一步分离,此时皂化率达99.5%以上。然后用水、盐水调整皂胶,使皂基和不纯物质充分分离,上层即为皂基,其脂肪酸含量控制在60%-62%(水分含量约30%-35%)。下层为皂脚。
    皂粒的制得:将脂肪酸含量为60%-62%的皂基与热稳定性较好的辅料(如HEDTA-2Na)在调和缸中混合均匀,然后在常压或真空下干燥至水分含量在15%以下,通过螺旋输送器和带有旋转刀片的多孔板即得皂粒。
    成品的制得:按配方将皂粒与其他添加剂按比例在拌料机中混合,经过几个串联的精制机或研磨机后由真空出条机出条、打印、包装即得成品。
    连续皂化法:国外大多采用此法生产皂基。特点是甘油回收率高。常采用的有Sharples法,De-laval法,Monsavon法和Mechaniche Moderne法。
    皂基的制得:Sharples连续皂化法就操作步骤而言,与传统锅煮法基本相同,即由皂化、洗涤和整理工序组成。与锅煮法不同处在于Sharples法采用高速离心机快速实现皂基-皂脚的连续分离。De-laval法与Sharples法类似,但采用具有密闭系统的离心机,洗涤和整理操作均有自动控制系统。Monsavon法则采用胶体磨进行皂化且不用离心机分离而借重力沉降。Mechaniche Moderne连续皂化法除以热交换器和沉降器代替离心机外,其他也均与Sharples法类似。
    皂粒和成品的制得与煮皂法相同。
    油脂连续水解-中和法:此方法首先是将油脂水解成脂肪酸,然后与氢氧化钠中和而得皂基。

    脂肪酸的制得:油脂水解有加压水解和酶法水解2种。加压水解法在国内仅有少数厂采用,国外已得到推广。在制皂工业中常用的是热压釜无触媒和高压无触媒2种方法,年产量在2×104 t以上的一般采用高压、连续、无触媒水解法。制造工艺为,将混合油脂经水化法脱胶处理去除油脂中磷脂、蛋白质以及其他结构不明的胶质和粘液质等,即将油脂在带有搅拌装置的锥底锅中用盘管加热至适当温度,在不断搅拌下淋入淡盐水,然后静止分层。上层油脂即可从水解塔的底部进入,而水从塔顶进入。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水解,所得粗脂肪酸经脱气、脱水后进行负压蒸馏,得到制皂用的精制脂肪酸(C12-18)。
    油脂水解的另一种方法是酶法水解。此法在国内尚无采用。它的特点是设备投资省,反应条件温和,专一性强,副反应少。但酶水解时间长(1-4天),水解率不高(90%左右),且脂肪酶价格较高。酶法水解是利用特殊的脂肪酶对油脂的定向水解。可在常压、40-45℃的温度下进行。将所得水解液经分离即得脂肪酸和甜水(含甘油)。当前正致力于研究如何使脂肪酶固定在载体上,使酶活力能较好保持,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通常疏水、微孔聚合物是固定脂肪酶的优良吸附载体物。反应器有固定床、隔膜反应器和连续搅拌式反应器3种。
    中和制得皂基:将水解所得脂肪酸、液体氢氧化钠、盐水按一定配比计量中和。中和反应瞬时完成,从而制得纯度高、色泽好的皂基。
    皂粒和成品的制取 见煮皂法。
祛臭皂上下游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
下游产品
祛臭皂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