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HSP75 兔单克隆抗体 新闻专题 Hsp75兔单克隆抗体

Hsp75兔单克隆抗体

发布日期:2020/10/24 7:56:57

背景[1][2]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在各种应激因素特别是高温环境因素的诱导下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人、动物、微生物和植物的细胞中,能提高细胞对抗各种损伤因素的能力,并促进细胞对各种刺激所造成的损伤进行自身修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并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HSPs- 肽复合物通过活化体内多个CTL 克隆,可望特异杀伤同一种肿瘤内所有肿瘤细胞,打破免疫耐受,消灭残存瘤组织,克服目前肿瘤中难以解决的抗原多变性及细胞异质性等困难。

根据其分子量的不同,可分为HSP110,HSP90,HSP70,HSP60 及小分子热休克蛋白亚家族。其中HSP70家族由HSP73、HSP72、HSP75和 HSP78 组成。Hsp75 是一种线粒体分子伴侣,研究已经证实其在脑和心脏中过表达能维护线粒体的正常功能,对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Hsp75 过表达能够逆转缺氧引起心肌细胞的凋亡,也能够降低脑缺血所引起的损伤。

Hsp75 过表达对Aβ 诱导损伤的C17. 2 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抑制caspase-3 途径依赖的细胞凋亡有关。单克隆抗体技术起源于Kohler等创建的体外鼠源杂交瘤技术。经多年研究,鼠单抗已从单纯的生物实验室科研及临床诊断发展到治疗性抗体药物。但鼠单抗的主要缺陷是小鼠免疫系统不能识别某些免疫原,尤其是鼠源性的免疫原,而且鼠单抗的亲和性不如兔来源抗体的亲和性高。

然而由于没有发现兔源性的浆细胞瘤及病毒体外转染兔B细胞的技术困难,直到1995年在c-myc/v-abl转基因兔身上成功地获得了兔浆细胞瘤细胞系,得到了稳定的兔-兔杂交瘤,才使兔单克隆抗体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近年兔单克隆抗体技术日臻完善,目前商品化的兔单抗已达数千种。Hsp75兔单克隆抗体是通过用对应于人HSP75蛋白的Pro70周围残基的合成肽免疫动物而产生的,Hsp75兔单克隆抗体识别总HSP75蛋白的内源性水平,可用于免疫沉淀、免疫荧光(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

应用[1]

1. 在生物标记物开发中的应用

兔单克隆抗体包括Hsp75兔单克隆抗体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免疫组织化学以及检测蛋白的转译后修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至今已有100多种兔单克隆抗体开发用于癌症的IHC临床诊断与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Her2和c-Kit的IHC诊断试剂盒。在蛋白修饰研究领域,如蛋白的磷酸化,在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信号通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磷酸化蛋白的兔单克隆抗体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蛋白的磷酸化程度。目前已有200多种磷酸化特异性的兔单克隆抗体面世。

2. 在治疗抗体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临床使用的大多数治疗用抗体均需经体外亲和力成熟这一步骤,以提高抗体的亲和力。这一过程常需8至12个月,最终亲和力在纳摩尔级(10-9 mol/L)。兔单抗不需使用体外亲和力成熟,就能达到10-11至10-13 mol/L。这种高亲和力不仅减少抗体的临床使用量,还能减少由于使用大量抗体带来的副作用。但这种高亲和力的优势还需在动物和临床试验中进一步证实。

另外,与鼠单抗的人源化相比,兔单克隆抗体的人源化更容易。因为,兔单克隆抗体主要由一种重链及轻链基因构成,通过分析大量的兔单克隆抗体序列发现,兔与人的抗体同源性更高,约60%~76%,而小鼠与人的抗体同源性略低,为57%~72%,说明用兔单克隆抗体开发药物前景更广阔。

主要参考资料

[1] 李婷婷, 崔慧斐. 兔单克隆抗体的发展及应用前景[J]. 食品与药品, 2012, 14(9): 373-376.

[2] 王艳, 林继宗, 陈庆状, 等. 神经干细胞过表达 Hsp75 降低 Aβ 介导的神经毒性[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 32(2): 302-306.

分享 免责申明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HSP75 兔单克隆抗体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