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玫瑰红琼脂培养基 新闻专题 玫瑰红琼脂培养基的应用

玫瑰红琼脂培养基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1/11/8 15:16:02

背景[1-3]

玫瑰红琼脂培养基可以用于药品和生物制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分离和培养用。成分(g/L)蛋白胨5.0;;葡萄糖10.0;;磷酸二氢钾1.0;硫酸镁0.5;玫瑰红钠0.0133;琼脂14.0;pH6.0±0.2 25℃。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同其他真菌一样,也有细胞壁,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霉菌有的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自从发现黄曲霉毒素以来,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重视。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玫瑰红琼脂培养基

酵母是单细胞微生物。它属于高等微生物的真菌类。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线粒体、相同的酶和代谢途径。酵母无害,容易生长,空气中、土壤中、水中、动物体内都存在酵母。有氧气或者无氧气都能生存。

酵母是兼性厌氧生物,未发现专性厌氧的酵母,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俗称酒精)来获取能量。

检验原理:蛋白胨提供碳源和氮源;葡萄糖提供能源;磷酸二氢钾为缓冲剂;硫酸镁提供必须的微量元素;玫瑰红钠作为选择性抑菌剂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可减缓某些霉菌因生长过快而导致菌落漫延生长;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用法:称取本品31.5g,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应用[4][5]

用于苹果炭疽叶枯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致病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近年来,由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苹果炭疽叶枯病成为我国苹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

从以ATMT方法构建的该病原菌突变体库中选择了16个突变体菌株进行了致病性和生物学研究,筛选鉴定出6个致病相关基因,明确了不同突变菌株的生长和产孢条件。为该病原菌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炭疽叶枯病治理提供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研究结果如下:通过苹果果实有伤接种实验,筛选出6个致病性变化的突变体,其中突变体A4204、M44、A3638及A1598完全丧失致病性,突变体A1919和A1643致病性减弱。突变体菌株A3638在所有培养基中生长速度显著下降,说明该基因调控病菌的营养生长。对突变体的产孢能力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野生型菌株Stj16,突变体A4202产孢能力显著增强,而4个插入突变体M44、A2983、A3144和G1183的产孢量显著降低,推测A4202基因可能对病菌产孢具负调控作用,而M44等四个基因具有正调控作用。

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表明,A4202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分裂而影响病菌产孢。生物学形状观测结果:1)菌株在玫瑰红琼脂培养基(RBA)上生长速度下降,但产孢能力显著升高;2)多数菌株的生长适应酸碱范围为p H4.0~8.0,但是突变体菌株A4202在此范围内生长较差,而突变菌株M44只有在p H8.0时才正常生长;3)多数突变体菌株在光暗交替培养条件下产孢量较大,但突变株菌株A1764在持续暗培养条件下产孢量相对较大。

上述生物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基因的机理研究提供了培养方法。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多数突变提菌株和野生型菌株Stj16的生长温度均为25?C~30?C,相较于其他温度环境,Stj16在30C时产孢量最高,进一步解释了该病菌在田间的发病条件和规律,即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爆发为害。

分享 免责申明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玫瑰红琼脂培养基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