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YR企业会员
发布人: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10/23 14:54:10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异常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遗传易感性、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及环境暴露三者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
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特定的基因变异,尤其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可显著增加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然而,遗传背景并非决定性因素,它仅为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在遗传易感的基础上,免疫调节机制的失效是疾病发生的关键环节。这包括中枢耐受机制的建立不全,以及外周耐受机制中调节性T细胞(Treg)功能受损、淋巴细胞活化阈值改变等,共同导致自身反应性T、B细胞被异常激活,进而攻击自身组织。
环境因素作为关键的“触发因子”,在遗传和免疫背景之上,直接推动了疾病的发生。近年来,所有内源性及外源性环境暴露被统称为“暴露组”(Exposome),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1. 感染性因素
多种病原体感染与自身免疫病的起始密切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病毒(如EB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感染可通过分子模拟、** bystander activation 、表位扩展**等机制,打破免疫耐受,诱发类风湿关节炎、I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多种疾病。此外,人体内源性微生物群中的致病成分也可能造成组织损伤,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2. 微生物菌群失调
肠道等部位的微生物菌群生态系统失调与自身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宿主的遗传背景、年龄、饮食结构(如高脂高蛋白的西式饮食)及抗生素滥用等因素均可导致菌群紊乱,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促进炎症反应,从而参与疾病进程。
3. 外源性化学与物理因素
多种外源性物质可直接刺激或修饰自身抗原,激活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
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暴露可诱导皮肤细胞凋亡,释放自身核酸及前炎症因子,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已知的诱发因素之一。
化学物质:吸烟、二氧化硅、石棉、重金属(如镍、汞)以及多环芳烃等环境污染物,均被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与自身免疫病风险升高有关。例如,在“9·11”事件后,暴露于复杂化学混合物环境中的救援人员,其自身免疫病发病率显著增高。
4. 饮食与营养因素
饮食成分直接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例如,麸质过敏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相关;而普遍观察到的维生素D缺乏则与免疫失衡和疾病活动度有关。
5. 佐剂与ASIA综合征
“佐剂诱导的自身免疫/炎症综合征”概念的提出,强调了佐剂(一类能非特异性增强免疫应答的物质)在触发自身免疫现象中的作用。注册登记数据显示,硅胶植入物和某些疫苗等佐剂暴露后,部分个体可出现从非特异性症状(如纤维肌痛、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到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系列表现,其具体机制仍在深入探索中。
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是遗传、免疫与环境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背景奠定基础,免疫失调是核心环节,而多样化的环境暴露则是关键的“扳机”。未来研究需继续深入解析这三者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为疾病的预测、预防和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自身免疫病相关研究服务哪里有?
乐备实可用于自身免疫病研究的技术平台
乐备实是国内专注于提供高质量蛋白检测以及组学分析服务的实验服务专家,自2018年成立以来,乐备实不断寻求突破,公司的服务技术平台已扩展到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流式检测、超敏电化学发光、Luminex多因子检测、抗体芯片、PCR Array、ELISA、Elispot、PLA蛋白互作、多色免疫组化、DSP空间多组学等30多个,建立起了一套涵盖基因、蛋白、细胞以及组织水平实验的完整检测体系。
我们可提供从样本运输、储存管理、样本制备、样本检测到检测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服务。凭借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流程、标准化实验室操作、原始数据储存体系以及实验项目管理系统,已经为超过3000家客户单位提供服务,年检测样本超过100万,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相关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