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钾与硫酸钾的区别
发布日期:2019/9/19 13:42:58
常用的化学钾肥有氯化钾和硫酸钾两种,其他还有草木灰,工业副产品的窑灰钾。此外,复合肥中有硝酸钾和其他含钾复混肥。
硫酸钾的介绍
硫酸钾的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为速效性钾肥,含氧化钾50% -52%,是化学中性、生理酸性肥料,易溶于水,不吸湿结块。因此,施用硫酸钾应首先考虑到它是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上长期施用可能会引起土壤酸度增加,所以要考虑配合石灰施用。硫酸钾可以作基肥、追肥和种肥施用,一般要施入土层中,避免表层土壤干湿交替带来的钾固定。
氯化钾的介绍
氯化钾外观呈白色或红色,含氧化钾60%,易溶于水,是速效性钾肥,它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钾肥品种。氯化钾也是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上长期施用应注意配施石灰等碱性肥料,以防增加土壤酸度。氯化钾同硫酸钾一样,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能作种肥,因为过多的氯离子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就硫酸钾和氯化钾从作物营养角度来比较,它们都能为作物提供钾元素,有利于作物增产。但是这两种钾肥的副成分不一样,一个是硫,另一个是氯,无论是硫元素还是氯元素都是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作物对它们的需要量又是不同的,硫是中量元素,氯是微量元素。具体在农业生产中到底选择什么钾肥品种才好,这要综合考虑以下条件。
施用区别
一般选用钾肥品种的原则:
1、土壤条件
缺硫的土壤应选用硫酸钾;水稻田为避免硫化氢对根的毒害则应选用氯化钾:盐碱地应选用硫酸钾,要避免选用氯化钾,否则增加盐渍土的氯离子含量加重盐害。硫酸钾施入土壤后,硫酸根易残留于土壤中,在淹水条件下,硫酸根会逐渐还原成硫化氯,易使水稻根系变黑,水肥的吸收功能受阻,而出现僵苗,因此低洼田、冷水田不宜施用。
而氯化钾施于水田,或在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或多雨季节的土壤施用氯化钾,氯离子会随雨水而流失,故可避免对作物的危害。同时,由于氯离子可抑制土壤硝化细菌活动,故水田施用铵态氮肥时,配施氯化钾,可避免土壤中的氮素因受硝化细菌作用造成淋失和脱氮,达到增钾保氮的效果,特别是还原性较强的稻田中施用氯化钾,其效果比硫酸钾要好得多。在排水不良的盐碱地、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则不宜施用氯化钾,否则土壤中的氯离子浓度升高,对作物生长不利。
2、作物种类
对于喜硫的作物,如十字花科的油菜、萝卜以及葱蒜等作物也应优先选用硫酸钾。而对于棉花、麻类等纤维作物应该选用氯化钾,水稻、玉米和小麦等选氯化钾即可。硫酸钾成分中不含氯,含有硫,喜硫作物如薯类、豆科、十字花科作物需施钾肥时,选用硫酸钾优于氯化钾,效果比氯化钾好,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改善品质,提高产品的质量。
而对氯离子比较敏感的作物,如烟草、柑桔、甘蔗、茶树、生姜、甜菜、西瓜、葡萄和红薯、马铃薯等忌氯作物,施用氯化钾会降低产品的质量,使烟草燃烧性变差,生姜辣味冲淡,薯类作物淀粉含量减少、糖分降低,因此在一些忌氯作物上应酌情限量施用,在生姜、茶树、烟草等作物上不要施用。如果这些作物非用氯化钾不可,与有机肥料堆沤腐熟后作基肥,或尽量提早施下,使氯离子流失。氯离子有促进光合作用和纤维形成作用。喜氯作物如苎麻、棉花,施后可提高产品质量,选用氯化钾,优于硫酸钾。
3、肥料成本
硫酸钾价格比氯化钾贵,一般情况下都会选用氯化钾来降低生产成本,但也要根据土壤性质和作物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钾肥。硫酸钾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而氯化钾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外,不宜作种肥和根外追肥。作基肥时应提早深施并覆土,至少在播种前或移苗前7天左右施用,且施在种子或幼苗的下侧,以距表土5-7厘米为宜。这两种肥料都是生理酸性肥料,它们在酸性土壤上使用和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施用,都应该配合施用有机肥和适量石灰,避免影响土壤结构和性质。
4、农田排水和灌溉条件
在有灌溉条件或多雨的地区,只要土壤排水条件良好,大多数作物均可选用氯化钾,对产量和品质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特别提示:①氯化钾和硫酸钾是常用的两种钾肥品种,科学使用均有增产效果。②选用钾肥品种的原则是考虑土壤条件、作物种类、肥料成本和灌排条件。③氯化钾和硫酸钾一样,可做基肥和追肥。氯化钾不能作种肥。
来源: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氯化钾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
- 不同浓度氯化钾电导率标准溶液的电导率 2024/12/24
- 氯化钾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2024/04/19
- 4月27日氯化钾价格行情 2023/04/28
- 补钾时采用的氯化钾,你了解吗? 2023/03/13
- 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哪个含钾多?哪个见效快?哪个效果好 2022/08/11
- 土豆施肥,到底能不能用价格比较低的氯化钾? 2021/05/31
- 不同级别氯化钾的生产方法 2021/03/08
- 肥料级氯化钾新国标发布! 2020/11/09
- 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的区别 2020/11/09
- 补钾≠补氯化钾 2020/10/20
1o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