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内酯 I的制备与生物活性
发布日期:2025/11/27 11:00:52
白术内酯 I是从白术根中得到的倍半萜烯,常温常压下为无色结晶固体,它具有神经保护、抗过敏、抗炎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白术内酯 I为TLR4的拮抗剂,具有较强的增强唾液淀粉酶活性,可促进肠管吸收,调节肠道功能。此外,白术内酯 I在 A375 细胞中,能够降低JAK2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

图1 白术内酯 I的性状图
制备工艺

图2 白术内酯 I的化学结构式
有研究报道了白术内酯 I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及处方,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术内酯 I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6:1,卵磷脂与白术内酯 I质量比为20:1,PBS缓冲溶液pH为7.5。结论:经优化得到的白术内酯 I脂质体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包封率较高。[1]
动物实验
在白天经历慢性不可预测休息 (CUMS) 的小鼠中,白术内酯 I(5、10 或 20 毫克/千克,颈项)可逆转体重减轻白术内酯 I降低 CUMS 产生的海马区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减少 CUMS 诱导的抑郁,并提高小鼠海马区的 NLRP3 炎症小体。此外,有研究人员探讨白术内酯 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白术内酯 I组,ATR-Ⅰ-L剂量组,ATR-Ⅰ-M剂量组,ATR-Ⅰ-H剂量组和ATR-Ⅰ-H+普乐沙福(AMD3100)干预模型组,每组12只,结果表明白术内酯 I减轻AMI大鼠炎性反应。 [2]
生物活性
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有研究人员探讨白术内酯 I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白术内酯 I对MGC-80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Western印迹检测白术内酯 I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中Notch1、Hey1、Jagged1和Hes1蛋白表达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分析白术内酯 I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中Notch1、Hey1、Jagged1和Hes1 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MTT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表明,白术内酯 I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Western印迹实验表明该物质抑制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Hey1、Jagged1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白术内酯 I抑制Notch1、Hey1、Jagged1和Hes1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白术内酯I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白术内酯 I可能用于治疗胃癌的新型治疗策略。[3]
免疫抑制卵巢癌细胞
近年来研究数据显示, 白术内酯 I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倍半萜内,可通过阻断MD-2/TLR4复合物介导的My D88/NF-κB信号通路的传导来调节卵巢癌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1(PD-L1)被认为是肿瘤诱导免疫抑制的关键调节点,作为免疫哨卡控制点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
医药应用
有研究报道白术内酯 I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通过细胞实验发现白术内酯 I能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证实可诱导人肝癌细胞株凋亡。经动物实验验证,针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白术内酯 I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另有研究报道了白术内酯 I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认知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白术内酯 I能够调节血清,脑部和肝组织中的脂质水平,改善代谢异常,抑制神经炎症,从而恢复神经元功能。有专利将白术内酯I应用于脂质代谢紊乱介导的认知障碍的治疗中,不仅为制备治疗脂质代谢紊乱介导的认知障碍的药物提供了一种新来源,同时也发掘出了白术内酯I的药用价值。[5]
参考文献
[1] 李志浩,李鹏,郑芳,等.白术内酯I脂质体的制备工艺[J].中国药师, 2010.
[2]曾玉英. 白术内酯I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25, 31:245-251.
[3] 陈远.白术内酯I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3.
[4] 赵晶晶.白术内酯I对人卵巢癌SKOV-3和A2780细胞PD-L1、PD-1和TDO mRNA表达的作用[D]. 硕士毕业论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5] 赵威等.白术内酯I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认知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 专利号:CN202311305461.5[P].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白术内酯 I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