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在手性分离材料合成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5/7/11 10:27:23
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3,5-Dimethylphenyl Isocyanate)的化学式为C₉H₉NO,外观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遇水或醇易水解、反应,需密封储存。
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
应用
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可以用于合成医药、农药及高分子材料,如制聚氨酯涂料,提升涂层耐候性与附着力,也可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参与胺、醇加成反应。
用于手性固定相合成
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是制备纤维素衍生手性固定相(CSP)的核心原料。在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AMIMCl)中与微晶纤维素发生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生成纤维素-2,3-双(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BDMPC)。该反应通过选择性修饰纤维素的羟基基团,赋予分子特定的手性识别能力。具体合成路径为:首先将纤维素溶解于AMIMCl,经三苯甲基氯保护C6位羟基,再与 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反应,最终脱保护得到CBDMPC,产率达 85%。
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通过化学键合方式将CBDMPC固定在氨基丙基硅烷修饰的硅胶表面,制得的手性固定相(CSP)可有效分离多种手性杀菌剂。以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该CSP对己唑醇、甲霜灵和腈菌唑实现基线分离,其中己唑醇在流动相比例90/10(v/v)时分离度(Rs)达 11.23,容量因子(k')达35.51,显示出优异的手性识别能力。流动相中异丙醇含量降低时,样品分子与固定相的氢键作用增强,分离效率显著提升。此外,该CSP在含四氢呋喃(THF)或三氯甲烷的流动相中仍保持稳定。
优势
以AMIMCl替代传统毒性溶剂吡啶,反应后通过甲醇沉淀产物,滤液蒸发即可回收AMIMCl,且回收前后离子液体的红外光谱和质谱表征显示纯度不变,实现溶剂的循环利用。CBDMPC-CSP对结构差异显著的手性农药均表现出分离能力,其选择性源于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中3,5-二甲基苯基的空间位阻效应与氨基甲酸酯基团的氢键作用协同机制[1]。
参考文献
[1]Run-Qiang L ,Lian-Yang B ,Yi-Jun Z , et al.Green synthesis of a typical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of cellulose-tris(3, 5-dimethylphenylcarbamate).[J].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2013,7(1):129.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