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D-青霉胺 新闻专题 D-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五大风险警示

D-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五大风险警示

发布日期:2023/3/14 8:55:51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是全球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远比预估情况多见,致病基因携带率为1/(90-150),成年人发病率(有神经系统症状者)高达1/30000。该病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主要发生于3-35岁。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特征为肝炎及肝硬化、神经精神异常、角膜K-F环及与急性肝衰竭相关的急性溶血。该病也可能无症状,而这些无症状患者通常由家系筛查发现。

关于D-青霉胺

D-青霉胺是个用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药物,经大量研究证实疗效确切。通过促进尿铜排泄起到治疗Wilson病的作用,常用剂量为750~1500 mg/d,分2~3次给药。饭前1小时服用。肝病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多在用药后2~6 个月肝功能改善明显。维持治疗1年以上,病情趋于稳定。一般用肝功能及24h尿酮监测疗效,肝生化改善、尿酮维持于200~500μg/24h,考虑病情稳定可减量或间歇用药。

D-青霉胺的性状图.jpeg

青霉胺安全风险警示

本药不良反应与给药剂量相关,发生率较高且较为严重,部分患者在用药18个月内因无法耐受而停药。最初的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味觉减退、中等程度的血小板计数减少,但严重者不多见。长期大剂量服用,皮肤胶原和弹性蛋白受损,导致皮肤脆性增加,有时出现穿孔性组织瘤和皮肤松弛。大多数不良反应可在停药后自行缓解和消失。因此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科学规范使用青霉胺,务必注意监测不良副作用。

风险1.过敏反应

可出现全身瘙痒、皮疹、荨麻疹、发热、关节疼痛和淋巴结肿大等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狼疮样红斑和剥脱性皮炎。本品即使暂时停药数日,再次用药时亦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又要从小剂量开始。青霉素过敏患者,对本品可能有过敏反应。使用本品前应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风险2.蛋白尿

部分患者出现蛋白尿,少数患者可出现肾病综合征。用药6个月后,有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肾病综合征。建议服药初6个月内每1周检查尿常规1次,以后每2周1次,每月1次肾功能检测。出现轻微蛋白尿、轻微白细胞减少或皮疹等较轻的不良反应时,常常可以采用“滴定式”方法逐步调整本药的用量,当尿蛋白排出量一日大于1g时应停药。

风险3.骨髓抑制

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严重者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溶血性贫血。建议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红蛋白、血小板和尿常规等检查应在服药初6个月内每2周检查1次,以后每月1次。当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或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时应停药。肝功能检查应每6个月1次,以便早期发现中毒性肝病和胆汁潴留。有造血系统和肾功能损害应视为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停药。

风险4.免疫紊乱

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变脆和出血,并影响创口愈合,建议手术患者在创口未愈合时暂停使用。据报道,本药尚可导致狼疮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Goodpasture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耳鸣,也可导致IgA检验值降低。有红斑狼疮患者、重症肌无力患者及严重的皮肤病患者禁用。

风险5.加重脑损害

肝豆状核变性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患者药物治疗改善较慢,多需要用药3年左右症状才能有效改善。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时,易加重神经系统症状,可导致痉挛、肌肉萎缩、昏迷甚至死亡。在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人群中,有部分不能耐受而加重神经系统症状,因此不推荐用于治疗脑病为主的WD。

分享 免责申明

D-青霉胺生产厂家及价格列表

青霉胺 52-67-5

¥询价

中科全同(大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2024/12/18

D-青霉胺 52-67-5

¥询价

武汉维斯尔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24/12/18

D-青霉胺52-67-5杂质开发技术和检测方法

¥985

威尔曼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