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苄西林的不良反应
发布日期:2021/11/18 10:10:17
羧苄西林是一种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类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适应证
羧苄西林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也有人以本品治疗小儿的铜绿假单胞菌脑眯眼、乳突炎,也曾获得满意疗效。某些对本品呈现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也可应用本品治疗,本品也可用于治疗腹腔和女性生殖道感染。
药效学
羧苄西林为广谱青霉素,其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相仿,在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除产青霉素酶奇异变形杆菌外),多数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和奈瑟菌属皆有抗菌活性;其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明显逊于青霉素;对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也有一定作用。
药动学
肌内注射1.0g后t max为1小时,Cmax为34.8mg/L,4小时后血浓度为10mg/L.静脉注射5.0g后,15分钟时的血药浓度超过300mg/L,2小时后下降至约125mg/L。持续静脉滴注本品12~30g,同时口服丙磺舒,血药浓度为50~400mg/L。新生儿肌内注射
100mg/kg ,Cmax可达147mg/L。羧苄西林的体内分布与其他青霉素相似,分布容积为0.18L/kg。本品难以透过正常的血脑屏障,脑膜炎病人静脉注射大剂量本品后,脑脊液中可获得相当高的浓度。本品可渗透至支气管分泌物中,但其浓度一般低于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浓度。健康人肾皮质中羧苄西林浓度为血浓度的3倍。肾乳头的药物浓度在失水病人可为血浓度的17倍。有严重肾病者(如慢性肾盂肾炎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羧苄西林渗透至肾实质的量明显减少,肾中浓度仅为血浓度的一般。乳汁中有少量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约50%。t 1/2为1~1.5小时,正常和低体重新生儿的t1/2分别为2.7小时和4小时。肌内注射0.5g本品后给药量的2%在肝内代谢。约82%的给药量以原形药物于12小时内经肾脏排泄,给药量的2%的代谢产物以青霉噻唑酸经尿中排出,小量经胆汁排泄。尿中浓度可达2~4g/L。正常和低体重新生儿按体重肌内注射100mg/kg后,12小时尿中排泄量分别为61%和36%。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皆可将本品自体内清除,后者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仍以皮疹最为多见,过敏性休克、间质性肾炎等亦偶有报告。
(2)本品可使血小板功能异常或干扰其他凝血机制而发生紫癜、出血反应。静脉注射大剂量本品时可出现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高钠和低钾血症。本品为弱酸,血药浓度过高时可发生急性酸中毒,此反应尤多见于肾病病人且已有酸中毒者。个别病人应用本品后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肝肿大和压痛的轻型无黄疽型肝炎症状,肝活检显示点状肝细胞坏死。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伴骨髓髓细胞受抑制偶有报告。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羧苄西林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