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硫酮铜集合体及其用途
发布日期:2020/12/11 15:03:38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3062825号公开了在吡啶硫酮铜的制造中以防止制造工艺中引起的凝胶化和促进反应为目的,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若在该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中记载的pH3-8的条件下在吡啶硫酮碱金属盐水溶液中添加无机铜(II)盐,则在生成吡啶硫酮铜前,碱性铜盐的微细结晶先沉淀。这就是所说的凝胶化现象的真实情况。吡啶硫酮铜通过微溶性的碱性铜盐和吡啶硫酮碱金属盐的反应而获得,生成物的结晶小,平均粒径不超过5μm。此外作为吡啶硫酮铜制品中的杂质残存的碱性铜盐,成为在配合到船底防污涂料中时引起涂料在储藏时凝胶化的原因。
日本专利第3532500号记载了在pH1.6-3.2的范围下,使吡啶硫酮金属盐水溶液和无机铜(II)盐水溶液在高温下反应,然后追加无机铜(II)盐,进行加热处理的吡啶硫酮铜的制造方法。在该方法的第1步骤中,由低pH、高温下长时间反应这样的制造条件,通过吡啶硫酮酸的氧化容易生成双吡啶硫酮(2聚体),在第2步骤中使双吡啶硫酮热分解,同时补充无机铜(II)盐,由此可获得提高吡啶硫酮铜的纯度的方法。因此,在第2步骤中,虽然生成量有限,但如上述所示碱性铜盐先沉淀。通过该专利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吡啶硫酮铜的平均粒径,由于生成的碱性铜盐少,因此比通过上述日本专利第3062825号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吡啶硫酮铜的平均粒径格外的大,即使这样,如专利权利要求范围所示,也不超过5μm。
发明内容
吡啶硫酮铜配合到船底涂料中时,左右其防污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向海水的溶出速度,也就是对于水的溶解度,其由粒子的表面积决定。认为在寒带海域中,通过日本专利第3062825号得到的吡啶硫酮铜的平均粒径适合,在温带海域中通过日本专利第3532500号得到的吡啶硫酮铜的平均粒径适合。但是,考虑到在热带海域中即使是通过日本专利第3532500号得到的吡啶硫酮铜向海水的溶出也过快,为了使向海水的溶出更缓慢,需要开发具有更大的平均粒径的吡啶硫酮铜。此外,至今为止的吡啶硫酮铜产品在作业现场很容易粉尘飞扬,一旦吸入肺中,由于其针状结晶的缘故,表现出了对健康的担忧。
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以下的实施例用于例示,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向装在烧杯中的40mL的水中加3.0g硫酸铜(II)5水合物和1.5g硫酸铵,进一步加5%硫酸从而调制pH调节到2的硫酸铜(II)·硫酸铵复合盐水溶液(A)。接着向装在烧杯中的50mL的水中加8.85g吡啶硫酮钠40%水溶液(比重1.20)从而调制吡啶硫酮钠稀释水溶液(B)。维持在25℃,在30分钟内向(A)中边搅拌边滴下(B)。此期间为使pH不超过3,适当地加5%的硫酸。过滤所得的绿色的吡啶硫酮铜浆液,重复3遍将滤渣放回到100mL的水中,搅拌后接着进行过滤的操作后,干燥所得的固体,在研钵中粉碎从而得到3.6g的绿色粒状物。
将该绿色粒状物分散到0.1%DEMOL N(デモ一ルN)(花王株式会社)水溶液中所得的物质的中值直径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崛场制作所的“LA-920”测定的结果为10.6μm。此外使该装置的超声波功能作用1分钟后的中值直径为9.5μm。该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增加引起的数值下降的倾向和市售吡啶硫酮铜的情况是一样的。
为观察粒子的内部的状态,用电子显微镜,拍摄6000倍(图2)及30000倍(图3)的照片。结果判断是内部具有0.1-1.0μm的长度的椭球状、棒状的吡啶硫酮铜物质的集合体。
接着为了研究集合体的化学成分,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其结果为在该绿色粒状集合体和市售吡啶硫酮铜(Kolon生命科学公司制)的图(图4及5)上看到的峰位置完全相同,因此确认绿色粒状集合体的本质是吡啶硫酮铜。
进一步将该吡啶硫酮铜粒状集合体分散至水中,在80℃下搅拌30分搅拌后,有微弱的氨臭,集合体被破坏百分之几十左右。这种情况表示集合体中含有水可溶性的氨化合物,考虑到由硫酸铜(II)·硫酸铵复合盐和吡啶硫酮钠生成吡啶硫酮铜的经过,推测反应时离解的硫酸铵被吡啶硫酮铜吸附,连结在吡啶硫酮铜之间。即认为形成了复合体。但是在X射线衍射图上没发现其形迹,所以推定硫酸铵的含量是微量的。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 吡啶硫酮钠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