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的广泛应用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0/10/21 8:45:43
【背景及概述】[1][2]
稳定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形乏患者的生命线,如何保持其安全与通畅一直是医护工作的难题。尤其是随着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存在的血管病变给血管通路的建立带来了困难,并严重影响其通畅率。在此情况下,科学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对血管通路的正常使用非常重要。
血管通路大致上分为3 种:①临时性血管通路,主要指直接动静脉穿刺及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② 半永久性血管通路,主要指带cu f 的中心静脉插管。③ 永久性血管通路,主要指自体动静脉内痞及移植血管内瘦。血管通路堵塞是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而这些堵塞绝大部分是由于局部血栓形成引起的川。为了正确预防与处理上述并发症,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除了应注意熟练掌握正确的穿刺与压迫方法、对导管定期肝素封管。
尿激酶在上述各种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的治疗与预防中均有广泛应用,可直接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使血栓溶解。它对新鲜血栓效果较好。临床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脑血管栓塞、周围动脉或静脉栓塞等。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由于血栓形成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中具有较高发生率,因此,尿激酶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血管通路的维护,是目前处理血管通路堵塞的重要手段之一。尿激酶是从健康人尿中提得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可直接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因而可溶解血栓。尿激酶通常以两种分子形式存在,即分子量36000和54000,尿激酶作为一种活性物质,在纯化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失活。大分子量的尿激酶活性较小分子量尿激酶活性强得多,提高比活,一是要去除杂蛋白,二是要除去小分子量尿激酶。尿激酶精品中不能含有热原物质,若检验出热原物质,要作除热原处理。中国药典2005年以前测定注射剂中的热原。内毒素是热源的一种,其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有毒性。自2005年之后药典规定,尿激酶注射剂中内毒素不得超过1EU/万尿激酶单位。内毒素不是蛋白质,其非常耐热,其分子量在10万左右,膜过滤方式无法将内毒素与尿激酶分离。采用活性炭吸附,尿激酶也会被吸附,是产率大大降低。
【适应症】[3]
尿激酶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溶栓治疗。包括急性广泛性肺栓塞、胸痛6~12小时内的冠状动脉栓塞和心肌梗死、症状短于3~6小时的急性期脑血管栓塞、视网膜动脉栓塞和其他外周动脉栓塞症状严重的骼-股静脉血栓形成者。也用于人工心瓣手术后预防血栓形成,保持血管插管和胸腔及心包腔引流管的通畅等。溶栓的疗效均需后继的肝素抗凝加以维持。
【规格】[4]
针剂:500U,1000U,1万U,25万U,150万U,250万U。
【用法用量】[4]
急性心肌梗死:1次50万~150万U溶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溶液50~100ml中静滴,或20万~100万U溶入氯化钠或5%葡萄糖液20~60ml中冠状动脉内灌注。
近有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重症肺栓塞患者尽早经静脉导管插至右心房、在10分钟内滴入1.5万U/kg,随即改用肝素。
静注:开始时(最初2~3日)每日3万~4万U,分2次静注,以后每日1万~2万U,维持7~10日。眼科应用时,其剂量按病情作全身静脉滴注或推注,局部注射(眼科),每次150~500U,每日1次。前房冲洗液为1000U/ml。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3]
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VIII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本品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本品还能提高血管ADP酶活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本品在静脉滴注后,患者体内纤溶酶活性明显提高;停药几小时后,纤溶酶活性恢复原水平。但血浆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水平的降低,以及它们的降解产物的增加可持续12~24小时。本品显示溶栓效应与药物剂量、给药的时间呈明显的相关性。
【药代动力学】[3]
尿激酶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尚未完全阐明。本品静脉给予后经肝脏快速清除,血浆半衰期(t1/2)≦20分钟。少量药物经胆汁和尿液排出。肝硬化等肝功能受损患者其半衰期延长。
【药物相互作用】[3]
尿激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尚无报道。鉴于本品为溶栓药,因此,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太松等不宜合用。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药不宜与大剂量本品同时使用,以免出血危险增加。
【不良反应】[5][6]
尿激酶毒性很低,小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大于100万国际单位/公斤体重。亦无明显抗原性,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临床应用罕有过敏反应报道。但是,鉴于本品增加纤溶酶活性,降低血循环中的未结合型纤溶酶原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可能出现严重的出血危险。尿激酶不良反应亦较链激酶为少。主要有各种出血,偶有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亦有发热、头痛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几无抗原反应。
【注意事项】[4]
1. 尿激酶溶解后应立即应用,不得用酸性输液稀释,也不能与其他化学品配伍。
2. 尿激酶的主要副作用为出血、少数有过敏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应立即停药。
3. 严重高血压、严重肝病及出血倾向者慎用。
4.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及出血性疾病者忌用。
5. 而慢性胃溃疡、新近空洞型肺结核者亦慎用。
6. 新做外科手术者为相对禁忌,少数病人使用本品后可能有发热、寒颤、头痛等感冒样症状,可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
【制备】[3]
一种尿激酶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如下步骤
1)尿激酶的分离
a)男性尿液,在10℃以下,调节pH8.5,静置2小时,弃去沉淀,得上清液;
b)取上清液,调pH5.0-5.5酸化,得酸化尿,通过硅藻土柱进行吸附;
c)5℃冷水洗柱,以1%氨水和氯化钠进行洗脱,得洗脱液;
d)洗脱液用饱和硫酸铵和4%氨水盐析,得尿激酶粗品;
e)向沉淀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使沉淀中的尿激酶充分解离,得尿激酶溶液;
2)尿激酶的纯化
A)装柱,将凝胶介质混悬,取适量的凝胶装填于层析柱中,用3~5倍柱体积的水或缓冲液洗涤凝胶;装柱;
B)平衡介质,用5~10倍柱体积的样品缓冲液平衡凝胶柱;
C)上样,将尿激酶溶液通过凝胶柱;
D)收集样品流出液,收集洗脱液与流出液合并,即为去内毒素的尿激酶。
【主要参考资料】
[1] 袖珍新特药手册
[2] 白丽; 孟宪华; 檀敏. 尿激酶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维护中的应用. 世界临床药物, 2006, 27.2: 110-112.
[3] 注射用尿激酶说明书
[4] 常用临床药物手册
[5]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十八 药物学与药理学
[6] 实用处方及非处方药物大全
[7] 李尔华;顾京;陈爱秀.一种尿激酶分离纯化方法 . CN201510782493.3 ,申请日2015-11-16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尿激酶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